酉阳摆手舞简介

主要继承于酉水河中下游。根据表演形式、内容、规模和祭祀对象的不同,摆手舞可分为大摆手舞和小摆手舞两种。摆手舞的基本动作有“单摆”、“双摆”、“荡摆”,其基本动作节奏为:手脚同侧,不在膝盖以下,不在肩膀以上,下沉。主要内容涉及人类起源、神话传说、民族迁徙、古代战争、狩猎捕鱼、刀耕火种、生产劳动、饮食起居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系列土家族摆手舞实际上是一部活生生的土家族发展史。酉阳摇摆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始于唐代,流传至今。跳波浪舞,少则几十,多则上百,称为“小波浪舞”;从几千人到几万人,称为“大摆舞”。其舞蹈形式有“单摆”、“双摆”、“旋转摆”等。舞蹈多模仿跋山涉水、农活、战斗姿势、岩鹰展翅、日常生活。这些舞蹈动作大方而富有生活气息,表现了出土家族粗犷豪放的民族性格。每逢佳节倍思亲,土家族人会到“浪厅”或草坪、院坝手舞足蹈。

摆手舞又称“示巴”,以仪式舞蹈和歌唱的形式进行表演,内容为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和英雄事迹。仪式结束后,“马体”或祭台主持人带领群众进入浪厅或浪坪载歌载舞。土著人在战斗前跳这种舞来鼓舞士气。摇摆舞有几种:单摆、双摆、大波浪、小波浪。手舞足蹈,敲锣打鼓,气势磅礴,感人肺腑。跳舞时,双手同侧摆动,踢动挥舞,成对前后移动,意境生动。摇摆

手舞不仅是民间的一种娱乐健身体育活动,也是舞台上一朵独特的艺术奇葩。只是一首“堂前挥挥手,携手慢行”的歌。锣鼓喧天,余音绕梁。"

中国土家族民间舞蹈。流行于湖南永顺、龙山、保靖,以及湖北、四川交界的土家族聚居区。春节期间,在土王庙前举行的仪式群舞流行于晚唐五代。起初与祭祀有关,后来作为习俗表演,有大手的,也有小手的。3 ~ 5年摇手一次,几个县上万人参加,持续7 ~ 8天。舞蹈中有复杂的军事狩猎内容,也有套路。一小波是村里自己的村子,每年举办,以农耕为内容。跳舞时,人们形成多层圈,领舞,大家一起跳。

土家族生活的“百科全书”

摇摆舞的起源至今仍是个谜。

市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谭说,摆手舞可以说是土家族历史生活的缩影,就像一幅土家族历史生活的美丽画卷。

它的起源可能来自宗教祭祀,也可能来自巴舞。总之,土家族摆手舞的基本内容涉及人类起源、神话传说、民族迁徙、狩猎捕鱼、古代战争、刀耕火种、饮食起居。

现在的酉阳摇摆舞分为大摇摆舞和小摇摆舞两种。流传于酉阳柯大乡的原始摆手舞,属于“小摆手舞”的范畴。基本动作有单摆、双摆、旋摆,身体下沉,轻微颤抖。

至于“大浪”,是经过加工提炼后的摆手舞,适合在广场上休闲锻炼。

谭说,摆手舞已经成为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一大荟萃。通过它的内容和形式,可以观察到土家族社会、历史、民俗、民族特色和文化艺术的发展轨迹,可以说是一部土家族的百科全书。

关于摆手舞中“巴渝舞”的起源,有一种说法。《华阳国志·八志》载:“吴王攻周,舞于宋前”,“与陵歌舞,殷人前弟子叛变”。由此可见,在攻打周的战争中使用了“巴渝舞”。“巴渝舞”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华阳国志·巴志》中。”阆中有渝水。很多人生活在水里,他们天生勇敢。一开始是汉朝冲锋陷阵,势不可挡。皇帝拿手说,‘此吴王之歌也’。是使乐师学,今所谓巴渝舞也”。

3000多年前,历史上有一个强大的巴子国。《华阳国志·巴子》一书说:“吴王为殷之君,祖妾封于巴,太子为子”,“地东至鱼腹,西至博导,北至汉中,南至千府”。这个区域正好覆盖了整个武陵山区。唐代梁载彦所著《十道志》中说:“灭巴时,巴子五兄弟流入黔中,汉有天下,名为尤、陈、吴、袁五河,各为一河之长,称为五河人”。所有这些记录表明,古代巴人是土家族的祖先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在三峡、清江、酉水流域的武陵山区出土了大量的巴青铜器,如“巴剑”、“虎牛器舆”等,证明了这一历史事实。

汉高祖任命秦三代后,“巴渝舞”成为宫廷乐舞,也用于日常交际招待宾客。直到唐宋时期,“巴渝舞”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地位,从宫廷歌舞表演中消失。“巴渝舞”在宫廷歌舞表演中消失了,但在相对封闭的武陵山区得到了部分保存。这就是所谓的“皇帝失官职,学在思义”。说是部分保留,是因为今天的摆手舞既不是“巴渝舞”的全部,也不是“巴渝舞”的翻版。

《巴渝舞》中的“毛玉”和“鱼雨”虽然表演形式与《大浪淘沙》十分相似,但都是手持兵器或梅绮短棍跳舞,似乎说明《巴渝舞》对表现古代战争题材的摆手舞影响很大,具有很强的传承性。但在流传更广、以日常生产生活为主题的《小浪》中,却很难看到“巴渝舞”的痕迹。这说明摆手舞这一古老的文化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很难将其纳入一种文化现象。

土家族自称“比兹卡”,意为当地人。土家语属于汉藏语系和藏缅语系。土家语在“改土为流”之前一直是土家族人的主要交流工具,由于地域不同,语言传承也略有差异。但由于土家族只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民族文化的传承大多依靠口头传授,极其有限。因此,为了更好地延续和传承自己的文化,我们必须创造或依靠更有效的方式。摆手舞作为土家族文化的巨大载体,自然成为这种方式的承担者,以一种特殊的歌舞形式向后人讲述我们民族的历史和生活。让土家族人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在祭祀和娱乐活动中获得一些生产生活技能的知识,所以摆手舞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延续千年。

摆手舞起源并流传于武陵山区的酉水河和清江流域。由于武陵山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适应了传统农业生产的土家山民把农历的冬至、腊月、正月作为农闲季节,为举行祭祀仪式和摇摆舞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参与者和时间保障,从而逐渐保留了固定的模式,这也是摇摆舞文化现象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流传于酉阳民间的两套表演完全不同的原始摆手舞,都属于“小墙手”的范畴,其舞蹈语汇自然朴实。一套侧重于民族迁徙的表现,表现土家族先民在迁徙过程中的苦难;另一种是对生产劳动全过程的原始模仿。由于诸多原因,大部分舞蹈动作已经失传。时至今日,单摆、双摆、抖蚤、乞丐取暖、螃蟹爬树、磨鹰翅、踢死状元、播种、插秧、砸秧、打谷、摘粮等几十种幸存的运动。过去,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土家山民都会聚集在手摇堂或土王庙前,供奉粑粑、豆腐、团萨、刀头等祭品,并在老土司或长辈的主持下举行盛大的祭祀和挥舞活动。气氛很热烈,经常通宵。手舞足蹈时,伴随着挥舞的歌曲。歌词大多涉及民族历史、祖先崇拜和生产农耕。

酉阳县后xi镇长潭村酉水河西岸的“觉竹宫”(小围墙手堂),形态独特,保存完好。伴随着殿前古柳和潺潺的酉水河,见证了“浮石城金窝,土地宫边水草浪,红灯千人,一曲动人”的盛况。长潭的“觉珠宫”建于清朝咸丰年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具有清代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复式四合院布局。其主体建筑由前厅、正厅、裙楼、厢房、前天井和后天井、侧门组成。左右两个正门,左边的“彭氏宗祠”供奉的是彭姓祖先。右边是“爵主宫”,供奉“彭主”。正门前是一个用青石板铺成的长方形堤坝,可以容纳几十个人手舞足蹈。大坝周围有雕刻精美的石头护栏。长潭“觉竹宫”是渝东南现存唯一一座与祠堂融为一体的土家族“手摇堂”。它是土王庙和祠堂的综合体,也是研究土家本土文化生存和变异轨迹的重要资料。“爵王府”因主要祭祀彭公而得名。彭公的主人是彭逊,湘西溪州刺史。彭逊的《哀乐》在历史上有名,是因为他在晋朝末年天府五年(公元940年)与楚王马锡范在会西平立铜柱。他是当时湘西著名的土家族土司。据说是马希范给了彭逊一个哀乐的称号,所以后人尊称他为彭公。今天,酉水流域姓彭的土家族人把他当作这座山的祖先。过去每年的祭祀和挥手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所以习惯上称“主宫”为“挥手堂”。

重庆酉阳土家族为什么要拜湘西土王?原因之一是,酉阳在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国时,位于酉水河下游的湖南省永顺县王村(今芙蓉镇)。属汉代武陵县所辖县之一,历史上称为夏溪郡,后迁至此址。1962《湖南省志·地理志》说,酉阳县辖王村,位于永顺县南部猛洞河与酉水河交汇处,因地处酉水北岸而得名。又说酉阳县辖湖南省永顺、古丈、龙山三县。这一历史事实表明,酉阳与湘西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被历史明确地打上了“文化同构”的烙印;第二个原因是,西周位于酉水下游,酉阳的后溪、大溪位于酉水中游。借助酉水黄金水道,两地交流自古有之,文化渗透与传承不可避免;第三个原因是清代《酉阳直隶州志·地理志·山川通志》载:“三山位于州东一百六十里的后溪河(即酉水河)上,三峰并立,郁郁葱葱,是大江中彭、白、田的祖山。土人说,三姓祖先初入四川时,就住在群峰之下……”。可见彭、白、田三姓先民因不可抗拒的原因被迫迁徙,从酉水河下游逆流而上,到酉阳后溪、大溪一带繁衍生息。随着三姓的迁徙,这种“土王崇拜”的文化形式必然被带入酉阳地区。

曾遍布酉阳各地的各类“三福庙”、“土王庙”、“觉诸宫”,是土家为纪念德政于民的土司王而建,也是土家祭祀土王、摇手祭祖的主要场所。这种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在土家族地区保留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这一时期引入宗族制度和实施强制性的“儒家教育”,土家族人强烈崇拜姓氏的新建宗祠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作为土家族本土文化载体的三福寺、土王庙、觉珠宫等古建筑则迅速消失,几乎绝迹。在此前提下,长潭“觉诸宫”(建筑群)的出现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既是民族文化的“遗迹”,也是民族文化的“遗迹”。换句话说,它既适应了统治文化的融合,又顽强地保存了自己,这反映了土家族文化延续和发展的道路是十分曲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