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镇的历史与文化
同时,潼关镇作为千年古镇,区内明清时期建筑30余处,保存面积5000余平方米,保存完好程度达80%。古迹随处可见,包括吴楚桥、泗州寺、云母寺、寿风阁、东山寺、王叶寺和青云宫。潼关也是革命老区。曾是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工委、湘江特委驻地,涌现出郭亮、李灿英、谢、文等一大批杰出革命人物。
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做好桃都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工作,潼关镇党委、政府积极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职人员。二是开展文物普查。第三是大规模宣传。第四,聘请上海同济大学编制潼关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五是积极申报,取得丰硕成果。1988长沙铜官窑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宜兴窑被确定为长沙市清代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官陶瓷技艺被列入长沙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铜官镇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六是邀请专家考察。湖南考古学家、长沙市铜官窑研究会名誉会长周石荣等专家学者应邀到潼关考察,确认贾凡窑、宜兴窑为唐代古窑。第七,建立制度,加强保护。根据规划要求,编制了保护陶瓷文化的相关措施,建立了保护责任制。第八,加大资金投入,按规划要求分步建设。已投资600万元,正在改造潼关古街路面。
2012年6月5日,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如今,“新长沙窑陶瓷体验馆”和谭家坡龙窑遗址博物馆已成为潼关古镇展示千年陶瓷文化的标志性形象窗口,成为长沙潼关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接待中外游客陶瓷体验的指定内容,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第十一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汉语大赛参赛选手、来自25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及夫人们亲身体验和感受了中国陶瓷的历史,领略了千年长沙窑陶瓷文化的灿烂。
“长沙窑复兴计划”发起人长沙福耀陶瓷艺术有限公司运营的“新长沙窑陶瓷体验馆”自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国内外著名陶瓷艺术家、外国友人超过65438+万人次,成为官方旅游、DIY陶瓷、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大学生艺术培训的基地,吸引了众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