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圈的人怎么看待《你笑起来真美》这部剧?
电子竞技作为一个应运而生的项目,一直具有很大的商业属性。从整个行业来看,之所以能成为一片“蓝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庞大的用户量带来的行业整体价值的天花板估值提升。天花板的上升,受众的扩大,显然不仅仅是因为电子竞技的竞技性质。当今生活节奏逐渐碎片化的匹配度,相比传统体育更宽松的比赛条件,相比其他活动更多的社交属性,都是电竞游戏作为电子竞技的基础,获得庞大活跃用户数据的重要原因。
简单来说,电子竞技中体量最大、估值最高的LOL的职业比赛,可以获得奔驰等厂商的冠名赞助,可以吸引JD.COM、苏宁等互联网巨头的入场。绝对不仅仅是竞技,或者与之相关的电竞精神,甚至和竞技关系不大——非竞技因素带来的用户(以及云用户)导致项目的流量数据,流量数据进一步发展。电竞相对年轻的观众画像和相对年轻的电竞选手产生的偶像化运营空间,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支撑了电竞商业体系发展的条件——年轻选手足够新鲜,年轻粉丝足够粘性,观众数量足够庞大。
如果仅从竞争力或“精神”的角度来衡量,那么LOL远不是唯一合格的项目。DOTA2,守望先锋等游戏对抗性很强。竞技就不用说了,精神层面上,DOTA也有古代的种种苦难,也有现代的翅膀童话之类的好故事。
不过这些项目虽然也有巴黎圣日耳曼、NBA球队等传统体育俱乐部的资助,但势头也不错。但细看的话,DOTA2的火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V社发布了比赛书籍,然后TI的超高奖金是用相关收入和自身投入形成的,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社会话题和玩家留存。就是用一年一次的TI机会“充值信仰”“刷新CD”来延续项目的生命,而守望先锋也差不多,只是靠暴雪自己的慷慨和为俱乐部设置的高门槛。似乎只有LOL真正在商业化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自己运营,运作良好。
当然,这并不是要否定LOL玩家的竞技精神和职业信仰。至少大部分选手,他们在训练中付出的努力,他们在直播合同的诱惑和比赛训练中积累的伤病之间的选择,他们在高热度比赛前所承受的压力,都清晰地证明了他们的态度——高水平的选手堪称“荣誉信念”和“必胜精神”,而相对低水平的选手也同样能够承受“职业素养”。能坚持这一行,达到一个为外界所知的高度的选手,大部分都付出了很多。
但就LOL行业整体而言,竞争力和信仰精神显然远不能支撑整个行业体系,而只是一小部分。事实上,在很早的时期,LOL Club就开始逐渐尝试做一个将玩家偶像化,将粉丝圈化的商业尝试——就算不说老WE,S4演唱《星球之光》的OMG,EDG创作MEIKO,都是在客观效果上相当成功,建立了对玩家高粘性的粉丝群。然后,俱乐部加强了球员之间的CP运营(尤其是我们的叶X姐夫),这是一个完整的爱豆组合。
所以,对于“你笑起来很美”,我们批判的重点其实不应该放在“是否侮辱了电竞,污染了精神”和“选手都是有信仰的,都是为国争光的,不应该在赛前谈恋爱”。周边作品的出现与选手无关,甚至与电竞的竞技部分无关,只与套现部分有关,这是完全的商业行为。对待它,要从纯商业消费品的标准出发——它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