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佑的人格成就

王幼子君谋,1910,2000年6月7日出生于杭州书香世家。父亲王志飞是晚清的一位学者。他年轻时深受西方科学技术和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因此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在浙江从事测绘和盐务工作。父母分别在1928和1930去世。1941年,王艳与协和医学院儿科助理教授李继明女士结婚,夫妻感情很深。

王燕聪明好学。他从小深受父亲影响,热爱自然科学。1921年考入浙江李佳技工学校(浙江大学的前身之一),就读于应用化学系。从此,王艳与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927考入金陵大学工业化学系。1931毕业,理学学士。因为历年来优异的学习成绩,他获得了菲特菲学会金钥匙奖的荣誉。毕业后被学校推荐到北京协和医学院读研究生,后转研究员。他在著名的生物化学家吴宪的指导下研究性激素的生物化学。他首先用新研制的Waburg微型呼吸器测量了雄性激素对正常大鼠和去势大鼠各个器官的影响。在名师的指导下,王佑的研究才华脱颖而出,发表了四篇论文,赢得了吴宪的器重。8月,1935,王佑作为中国生理学会代表团成员,与吴宪一起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第15届国际生理学大会。这是王佑第一次在国外出席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他结识了许多令人仰慕已久的国际生理生化大师,如巴甫洛夫、胰岛素的发现者F.G .班廷等。这使他决心努力工作,希望将来成为国际知名的学者之一。大会结束后,王佑前往德国慕尼黑大学化学研究所,在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维兰德(H. Vilander)的指导下成为一名研究生。

在维兰德和他的助手e .戴恩的指导下,王佑从事不饱和胆酸和甾醇的合成。找到了一种将共轭二烯引入甾体环的改进方法,并合成了胆甾醇二烯酮和胆甾醇二烯醇。1937年冬天,王艳获得了慕尼黑大学最好的理学博士学位。1938年秋,到海德堡皇家威廉医学院化学研究所做客座研究员。在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r·库恩的指导下,对藏红花素的化学进行了研究。合成了四乙酰藏红花素。这是当时分子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王佑受到国内外名师、学术机构的优良学风和严格训练,养成了认真严谨的学风和创新精神,对他以后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9年春,王佑离开德国前往英国。我在伦敦三介医学院考陶尔生物化学研究所E.C.Dodds研究室担任客座研究员,从事雌激素类似物的化学合成。当时欧洲被战争阴云笼罩,中国正在遭受日本法西斯的蹂躏。怀着振兴祖国科学事业的强烈愿望,王燕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物质生活,于1939年8月回国。他曾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担任讲师和助理教授。除了讲学,他大部分时间在吴宪的指导下继续从事甾体激素的化学研究,包括孕妇尿中甾体糖苷排泄量的测定,中药当归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在一项与妇产科医生合作的研究中,他发现怀双胞胎的孕妇尿中类固醇葡萄糖的排泄量特别高。珍珠港事件后,日本侵略军于5438年6月+0942年+10月占领协和医学院,研究设备、资料、研究记录、样本等全部被日本侵略军洗劫一空。教授、医生和学生被迫离开实验室和医学院。

中国抗生素的先驱

1942年4月,王友进入上海康冰制药厂,担任研究室主任兼主任。这是一家小药厂,主要生产注射剂、止咳润喉片等。当时上海沦陷,视听闭塞。1944年,他偶然得知国外发现了一种由霉菌培养的抗生素,这激起了他对新课题的渴望。他学习了微生物学、发酵学等知识。刻苦钻研,决心探索中国抗生素研究之路。王佑对发霉橘子表面的烂毛产生了兴趣。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实验,克服各种困难,终于分离出一种抗菌物质桔霉素。65438-0947,王佑的论文《桔霉素》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中国《大公报》等报纸报道他成功研究了桔霉素。一家美国新闻机构也做了报道。然而,王佑的才华和研究成果并没有得到工厂老板的赏识,王佑于1947年8月愤然离开了康冰制药厂。

65438年6月至0947年9月,王佑借用了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筹建处原有的两个病理和尸检实验室,与两位自愿从康冰制药厂辞职的助手继续进行桔霉素的研究。当时他本人没有工资报酬,王彦一家的生活很拮据,但他渴望清贫,努力工作,埋头研究。在助手的配合下,桔霉素的化学和抗菌作用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后来,在林克胜和冯德培的支持下,他被聘为医学研究所筹备处的研究员。在此期间,王佑发表了《抗生素桔霉素》、《二氢桔霉素》、《桔霉素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和抗菌活性》等6篇论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成立,王佑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研究员。1952年底调入有机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任副所长。由于党和政府对科研发展的高度重视,他得以系统地研究桔霉素的结构、合成、生物效应、毒性和药理,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表《桔霉素》、《桔霉素醇》等论文10余篇。虽然因为桔霉素的毒性而不能用于临床,但在20世纪40年代,在这样简单困难的条件下,王佑开始了对桔霉素的系统研究,成为我国抗生素研究的先驱。其研究成果获得中国科学院年度科学奖1956三等奖。20世纪50年代是抗生素研究的全盛时期。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力开展抗生素的研究。王佑是积极的倡导者和组织者。65438-0952,在中国科学院的领导下,王佑参与组织了全国第一次抗生素工作会议。后参与组织上海市抗生素研究工作委员会和全国抗生素研究工作委员会。1955在北京主持召开抗生素国际学术会议。这些活动对我国抗生素的研究和生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他和合作者在1953开始研究链霉素和金霉素的分离纯化、结构和合成化学。在链霉素的选育、发酵和提取、L-二氢链糖酸合成L-二氢链糖、金霉素的抗菌机理等方面发表论文近10篇。20世纪50年代,他和他的助手合成了几种性能优良的阳离子交换树脂,用于从发酵液中提取链霉素和碱性抗生素。他们大胆提出用离子交换树脂法代替当时使用的活性炭分离工艺,多次深入生产现场指导和帮助解决生产工艺问题。王燕既重视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课题,也不忽视学科中的基础理论研究。在链霉素的立体化学研究中,他和他的同事修正了美国著名碳水化合物专家、链霉素结构决定者沃尔夫(M.L.Walfrom)提出的链状二糖的β-糖苷键的结论,确认为α-糖苷键。该成果入选上海1960科研成果集。

中国生物有机化学的先驱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对科学的重视,王佑的研究生涯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王佑先后开展了生命基本物质——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的研究,以及有机催化、生物催化、石油发酵和单细胞蛋白生产、模拟酶化学和生物合成的研究。他的研究活动几乎涵盖了这一时期生物有机化学的所有内容。这些研究以优异的成绩载入了中国有机化学发展史。

65438年9月至0965年9月,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它是第一个完全合成的蛋白质,具有与天然产物相同的性质和生物活性。胰岛素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是英国科学家桑格在65438-0955年间阐述的。尽管此后各国科学家都在探索胰岛素的人工合成,但由于胰岛素合成的结构复杂、工作量巨大,直到1958年,英国杂志《自然》才断言“人工合成胰岛素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实现。”然而,在这场世界性的科学竞赛中,我国科学家占了先机,我国得到了人工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这一显著成就赢得了国际科学界的高度赞扬。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的一些科学家完成。王英来、王友、邢负责领导和组织这项研究工作。王友还直接参与了牛胰岛素A链的全合成、C14标记的牛胰岛素等研究项目。对合成方案和产品的鉴定分析标准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王友及其合作者发表了《肽的研究》、《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牛胰岛素A链的合成及其与天然B链结合成结晶牛胰岛素》、《C14标记的牛胰岛素A链和C14标记的牛胰岛素的合成》等论文。胰岛素合成的成功,促进了我国多肽激素制药工业的建立和生化试剂工业的发展。

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从1968到1981的全合成,是继胰岛素全合成之后,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又一成果,是我国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研究史上又一崭新的科研成果,也是王艳科研生涯中耀眼的篇章。1967年4月,时任国家科委主任的聂元帅在京召开基础理论研究座谈会。王佑首先把核酸化学提上日程,作为下一个目标。这一建议得到了与会科学家的赞同和聂元帅的支持。经过酝酿和调研,中国科学院于1968正式下达任务,将“合成酵母丙氨酸转核糖核酸”列为重大科研项目,组织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细胞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化学试剂厂,100余名科技人员从事此项研究。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分子量大于26000道尔顿,是由76个核苷酸(包括4个普通核苷酸和7个修饰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王燕是协作组的副组长。他和协作组组长王英来、组长王德宝一起,精心策划了这次高难度的研究。经过13年的努力,终于在1981 11完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RNA的全合成。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含有全部修饰的核糖核苷酸,具有接受丙氨酸、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等生物活性。这项研究使我国在生命基本物质的研究上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国家培养了一支从事核酸化学和核酸生物化学的研究队伍。为我国基因工程、核酸工业化生产和核苷类抗癌药物研发生产奠定了基础。王友及其合作者发表了多篇论文,如《酵母丙氨酸反式RNA的全合成》、《核酸化学研究》、《酵母丙氨酸反式RNA 3 '-半分子的合成(36-76)》、《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天然大分子的合成研究》、《多核苷酸的合成研究》等。王佑还在核酸化学国际会议、中德蛋白质中的核酸研讨会和中美天然产物化学研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虽然工作很忙,但他对这项工作的指导非常具体细致。他提出并成功地将羧基咪唑应用于核糖核酸的酰化反应,使核酸化学合成中的单体保护研究取得了进展。随后,他利用31P NMR * * *振动和计算机技术研究了羧基咪唑的酰化机理和反应动力学,取得了成果。发表论文《寡核糖核苷酸合成中TPS或DCC活化核苷酸反应中偏磷酸盐的作用》《N-苯并咪唑与核糖核苷酸的反应机理》《31pnmr法核糖核酸酶A水解核酸的机理》等。

同时,王佑还承担了另一项重要的科研项目——天花粉蛋白的化学研究。天花粉是我国特有的引产中药,宋代已有记载。1966结束时,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始从事这项研究。1972年,在国家科委的一次科研规划会上,王佑建议把栝楼的研究列为中科院的重点课题。他认为这一基础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明确的应用前景。1978以来,王友参与并直接指导了天花粉蛋白有效成分天花粉蛋白一级结构的测定,并与合作单位* * *,完成了二级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初步测定。这是第一个由中国化学家和物理化学家完全分离、纯化和测定的蛋白质。王佑在1985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药用天然产物有机化学研讨会上发表演讲时,受到了与会科学家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与合作者发表《天花粉蛋白的科学评价——历史、化学与应用》等多篇论文,主编《天花粉蛋白》一书。王佑在多糖化学研究方面也颇有建树。最突出的成就是与涂等人成功研制了一种新型、高效、安全的血浆代用品(即血管扩张剂)——羧甲基糖淀粉。这是一种国内独创的血浆代用品,与国际上广泛使用的血浆代用品右旋糖酐具有同等效果,但具有原料易得、工艺简单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979英国《自然》杂志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中国的很多成果都是“复制西方专利资料”,但这个成果是“原创性的”(开创性的)。当外国学者参观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时,他们仍然对这个项目非常感兴趣。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代血浆出来后,需要对健康人群进行安全性测试。王燕是第一批自愿参加考试的申请人之一。

20世纪60年代初,王佑提出开展有机催化和生物催化基础研究。王友和王从事生物催化研究,很快取得成果,并揭示了应用前景——石油微生物转化。王佑敏锐地意识到这项研究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对农业和畜牧业的意义,于是他不失时机地将这项研究转化为应用基础研究,将实验室研究成果扩大到中试和设计试制,并组织和协调各种应用试验。王佑是我国石油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研究的先驱。发表过《微生物氧化石蜡油生产支链壬酸和十二烷酸的初步报告》、《微生物氧化石蜡油生产羟酸的初步报告》、《分枝杆菌在石蜡油发酵液中生产支链脂肪酸》等论文。王友还在19865433维也纳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大会和1巴黎单细胞蛋白国际会议上发表了《石油蛋白作为新饲料的若干问题》、《中国正构烷烃酵母作为食品的进一步研究》等论文。石油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作饲料的研究通过国家鉴定。50年代末,王佑负责并如期完成了国家急需的两种活性染料的分析。20世纪60年代,他负责分析高灵敏度高空侦察影片中的片基和传染物的军事任务。从1985开始,王友领导了抗疟药嵩素有效成分的生物合成研究。发表论文有《温石棉的二维核磁共振研究》、《温石棉的生物合成》、《青蒿酸,温石棉和温石棉B生物合成的关键中间体》。65438-0986,基于蛋白质中的化学和核酸化学研究,王佑组织人力资源开展模拟酸化学研究,发表了《具有核酸合成活性的多肽I. C端缩肽和缩肽核糖核酸酶A及其水解合成活性》等5篇论文。王佑的学术成就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国家的表彰。其中两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1982年7月)和人工全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1988年8月);一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天花粉蛋白化学(1988年8月);一项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1956 1);以及多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

在半个多世纪的研究生涯中,王佑始终站在有机化学发展的前沿,在生命基本物质和其他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中取得了许多成果,为我国有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为中国有机化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王佑是我国有机化学家的杰出代表。这不仅是因为他在有机化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更是因为他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和组织了一支训练有素、卓有成效的队伍,能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建设有机化学研究基地。王艳自65438至0952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以来,先后担任副所长、代理所长、所长、名誉所长。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有机化学研究所的成长和发展中。毕生的追求是振兴中国的有机化学事业,进而将其推向世界先进水平。

根据我国有机化学研究的实际情况和有机化学发展的规律,王佑提出了有机化学研究所的体系和专业“两课两纬两辅”的方针。第二门课是有机合成化学和物理有机化学。第二纬是天然有机化学和元素金属有机化学;第二个协助是配合整个研究所的研究工作,建立分析化学实验室和生化实验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1973,王佑及时提出建立计算机化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在有机合成方面有很强的研究力量,但在70年代以前没有专门的实验室从事物理有机化学的研究。1973,王艳提出建立物理有机化学实验室。有请擅长物理有机化学的姜?作为实验室主任,他组织了有机化学理论问题的研究。基础研究的比例从研究所的制度上得到保证。在担任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的几十年中,王佑带领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积极承担国家下达的应用研究项目,同时鼓励科研人员勇于进取,努力开展基础研究,勇于开拓新的学科和领域。王燕主持和领导了近10项基础研究项目,并亲自参与和组织了多项重大应用项目,甚至是课题研究。四十年来,有机化学研究所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发表研究论文2600余篇,取得研究成果300项。这些成绩是学院稳定健康发展的证明。

王佑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作为主管业务的主任,他深知为科学事业打造一支有真才实学、勇于探索的精兵强将的重要性。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王燕亲自主持制定全院科研人员的业务学习计划,使他们迅速掌握了有机化学基础理论、分离技术、立体化学、光谱学等最新知识。并多次为专业外文文献阅读辅导班、有机化学微操作短训班、有机化学实验班、德语培训班亲自授课。研究生从1955招收。到1965,王艳* * *培养了7名研究生和一批在职科技人员。王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认真严谨的治学作风。1978后,王佑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亲自负责指导研究所研究生培养工作。上世纪80年代末,他不顾年事已高,先后两次到新疆、一次到云南,指导偏远地区的科学事业,对当地相关科研院所的研究方向、人员培养、仪器维护等进行细致指导,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研究问题。比如新疆化学学院,天然有机化学比较弱。在王佑的支持下,有机化学研究所派周维善和林国强到新疆进行短期工作培训。王艳还亲自培养了一名维吾尔族女进修生,还为新疆化学学院培养研究生。蛋白质的结构分析在中国相对薄弱。1980年,王燕邀请了两位来自西德的蛋白质结构化学家B. Vidtman-Libotte和A. Henschen-Erdtman到有机化学研究所举办了一个关于蛋白质微测序的研讨会。之后,该所又举办了一次学习班,并将这一新技术推广到国内许多单位,为提高我国这一领域的检测水平做出了贡献,受到好评。

改革开放以来,王佑积极创造条件,让研究所的业务骨干出国深造和学习。他根据研究所的专业设置方向和学科发展趋势,有计划、有重点地派遣科研人员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回国报效祖国。

王佑受中国化学会委托担任《化学学报》主编24年。由于他的不懈努力,杂志从季刊发展到双月刊,再到月刊,篇幅也不断增加。并于1983创办《化学杂志》英文版,以便国际学术界及时了解国内同行的研究进展。

王佑为中国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和友谊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是北京国际抗生素会议(1955)、中国蛋白质与核酸研讨会(1979)、中美天然产物化学会议(1980)的主持人之一。组织并主持了1985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药用天然产物有机化学上海研讨会,来自五大洲33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他的学术水平和组织工作得到了与会科学家的高度赞扬。自20世纪50年代起,先后赴比利时、荷兰、英国、奥地利、捷克、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古巴、澳大利亚、罗马尼亚、法国、瑞士、瑞典、美国、苏联、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访问、考察、讲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我们与许多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建立并保持了友好的交流和密切的联系。王佑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国外同行的称赞。他被聘为《四面体与四面体通讯》(1982-至今)、《四面体计算机化学与四面体不对称合成》(1989-至今)和《核酸研究》(1982-至今)的顾问编委。在1984年,他被列入美国马奎斯名人录第七版,在1984年3月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7 165438+10月慕尼黑大学举行隆重仪式,为获得博士学位50年、按照德国传统做出卓越成就的王燕重新颁发博士学位证书。这是极大的荣誉。1988年当选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通讯学部委员。1990年,他80岁的时候,《四面体》,第46卷第9期,是献给王彦80寿辰的专刊,收集了国内外著名有机化学家撰写的学术论文。其中有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瑞士、香港等地的著名有机化学家,这是国际学术界给予王燕学术成就的荣誉。

寻求并严格要求自己

王佑具有为祖国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多年来,他总是早起晚睡,每天工作到深夜。科研是他的全部生活。发表论文超过65,438+000篇,获奖近65,438+00个。半个世纪以来,他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勇敢地迎接挑战性的问题。他在30年代研究类固醇,40年代研究抗生素,然后合成胰岛素和RNA。他对“无限知识”的追求从未停止。他和同龄人或者学生讨论甚至争论过多少次一些科学命题?他反对停滞不前的观点,勇于进取。所以在合成胰岛素的时候,他就想着深化蛋白质的化学的成果,同时开展生命的另一个重要基础物质核酸化学的研究。经过国内科学家的头脑风暴,形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合成”课题。13年后,通过前后数百人的潜心研究,完成了核酸合成的任务。在庆祝这一成就的同时,王佑发表了一篇题为《知识无边,世代功德》(红旗4号,1982)的文章。他警告他的同事、助手和学生,“学习永无止境”,他们不应该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揭开自然科学的奥秘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王彦身体力行,虽然当时已经到了七十岁,但他依然心气十足,继续攻克科学的新堡垒。1985和1986年,他组织人力进行了两个国内尚属空白、尚无系统研究的重要学科。生物合成和模拟酶化学发表了多篇论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王佑在研究工作中的求新求精精神是他治学态度的又一特点。他大胆而积极地采用新方法和新技术。他在主管有机化学研究所期间,非常重视大型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更新。中国第一台用于有机化学研究的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振荡器最早就是在这个研究所建立的。他总是在研究工作中积极应用新技术。他在从事抗生素研究时,率先采用了当时的先进技术,如离子交换、色谱、电泳等。在胰岛素、核酸和模拟酶的研究中,他将同位素技术、核磁共振、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及时应用于检测、动态跟踪和机理研究。他首次用计算机拟合法确定了天花粉的结构,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王佑直接负责的所有研究课题,从路线设计、合成方法、分析手段、数据处理到撰写论文,他都亲自指导,严格把关,一丝不苟。胰岛素的全合成已经被评价了两次。在1965结束的第一次鉴定会上,与会的大部分专家对研究成果表示满意。但作为这项成果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王燕率先发难,指出虽然基本完成了胰岛素的合成,但数据还不够,还需要补充一些必要的数据,以便进一步鉴定。他严谨求实的学风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赞赏,使得几个月后召开的第二次鉴定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王佑热爱年轻人,放学后支持他们。1984主动辞去研究所和实验室领导职务,让中青年化学家担起重担。他说:“中青年人思维敏捷,精力充沛,用中青年人来更新自己的晚年,势必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创造和发展。当然,老科技工作者有更成熟的经验,更广博的知识、见识和思想,但体力衰退、迟钝的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老科学家要积极地、自觉地、实事求是地培养年轻的接班人。”他的行动为研究所的老同志树立了榜样,推动了研究所机构改革的步伐。

王佑的百科知识。他精通英语和德语,能阅读法语、俄语和日语文献,熟悉国内外科学史上的典故和轶事。他经常用这些故事来教导他的助手和学生,并指出成功之道。王佑爱写诗,是为了讲故事,抒发感情。

王佑为人正直,品德高尚,言行一致,踏实肯干,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从不谋私利。“文革”中,王佑被诬陷,身处逆境,仍坚持原则,拒不承认加在他身上的罪名,不说一句假话。他默默忍受着“文革”留下的巨大创伤,没有表达自己的委屈。在他被重新任命为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后,他一如既往地慷慨大方,从不计较个人恩怨。粉碎“四人帮”后,组织上开始解决一些高科技研究人员的住房问题,有了理想的房子。组织上打算让王艳搬进来。王彦客气地谢过他,说:“我家还行。我太老了,不能长期住在里面。”他把一栋更好的房子让给了另一个高燕。

王佑克己奉公,公私分明。他外事活动频繁,每年都有学术交流和外出开会。所有私家车和复印资料坚持自掏腰包,外事活动中以个人名义请客送礼或邮寄挂历等一切费用从不公款报销。相反,在国外访问或参加国际会议时,他尽可能节省伙食费和交通费,包括在国外做学术讲座省下来的钱,买打字机、幻灯机、研究所急需的试剂等。自从实行奖金制度后,无论是论文稿费、研究成果奖金、月奖、年终奖等,他都什么都没拿到。甚至《化学学报》的主编费、审稿费都是付给编辑部的。他认为自己所有的成绩都是靠大家的努力,功劳属于大家。近年来,王友推荐了许多人出国,为该所业务骨干出国深造创造了许多条件。但他从来没有给学化学的女儿写过推荐信,没有给她提供出国的机会。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安排女儿出国时,他回答说:“留学全靠我自己的努力。如果我先联系她,我怎么在所里贯彻国家政策!”王佑就是这样一位严于律己,不谋私利的优秀学者。

王佑1961加入中国* * *产党。他热爱党,维护党的威信,支持社会主义。他党性很强,总是以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1959至1987,当选为第二、三、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6,王友被评为优秀党员。他的一言一行都严格履行了入党时许下的誓言。“我决心努力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忠实信徒和实践者,成为党的革命事业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