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三中的历史沿革

省三中位于清代岭南著名的胡风书院遗址内。位于西湖,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嘉庆间宋湘(1801)为书院入口题对联,被誉为“人文古陆,山水美陆”确实恰如其分。

这所学校历史悠久。光绪二十九年(1903),知府沈传义将胡风书院改制为徽州附中,开创了东江地区近代教育的历史。民国元年(1912)十月,更名为徽州中学,校长为林珊如。次年,经广东巡抚公署教育处批示,命名为广东省立第三中学。委托苗托管校长(苗于1926离职后,校长由黄瑞安、叶炳基、陈希哲、、张世全、邓、张、孔、、王接替)。

民国十一年(1922)学校被毁,迁至府城金代街陈家祠。民国十七年(1928)迁回原址,大修校舍,重修唐璜庙,增建教室和宿舍,扩建体育场,拓宽校路(即现在的西湖唐璜堤),充实教学设备。民国二十七年(1938),经省教育厅批示,学校更名为广东省惠州中学,校长为黄培伦。秋末,日军入侵惠阳,学校迁至紫金县岚口尾,更名为广东省东江临时中学。

民国初年到30年代末,广东断断续续被军阀占领,教育经费无法固定。学校虽然是省属中学,但长期以来,除了特大的建设费用,每年的经费都是由当地政府筹集。如学校在顾敏十七年(1928)迁回原址扩建校舍,校长陈希哲卖掉位于金代街高屋巷的祖屋支持复学。民国二十一年(1932)学校总年报显示,教职工25人,学生364人。年支出36386元。这些费用通过收取学生学费(高中5元,初中4元)、住宿费(1.5元)和地方税收如宴席捐赠、生猪出口捐赠、码头捐赠、彩票(赌博捐赠)、市区屠宰捐赠等来解决。

这所学校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辛亥革命中,80多名学生加入了同盟会。1911 3月29日,广州“黄花岗之战”,梁静秋、林、林殿煌三名共青团员赴广州参战,战败后撤回惠州。同年6月10武昌起义胜利后,东江人民开始了“光复”斗争,该校学生20余人分赴博罗、河源、龙川、紫金、海丰等县组织领导当地人民军队起义。165438+10月8日,人民军起义拉开了收复惠州城的战斗序幕;第二天,人民军与清军在马鞍上交战,该校20余人参战。以陈静为先锋,攻下了馒头岭,直到弹尽粮绝,不幸被俘。当日下午,陈大义凛然,从容不迫地死在府城路口。6月5438+00,人民军攻占徽州县城。这场运动由团员严惠友、钟和林领导。几经血战,林率先进入县城,他的腿受了重伤。1919五四运动期间,省三中学生率先组织惠州学生联合会,领导全市学生罢课示威。一时间,“废除不平等条约”、“惩治汉奸”、“推翻孔家店”的革命吼声震动了徽州这座古城。该校学生的爱国行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同情和支持,在全市掀起了持续数月的“抵制日货”高潮。6月,该校学生组织宣传队,到城乡各地进行巡回宣传,对广大劳动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教育。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学生们爱国热情高涨,宣传活动频繁。不幸的是,李、何守仁、陈三位同学中暑身亡,为国家献出了生命,赢得了深深的敬意和惋惜。惠州各界共同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学生为主体成立了惠州新生俱乐部,成员发展到100多人。他们大力开展宣传,教育群众拥护“三大政策”;联合各界宣传、集资支持“省港罢工”,并派出成员参加惠阳的工运、农运、妇运。其中,林宝良、谢、韩、四位同学光荣参加了中国* * *制作晚会。1927“四·一二事变”后,在广州市粤东区党委工作的谢被捕入狱,宁死不屈,最后被杀,鲜血洒在广州天子码头。当时的惠州城也是血流成河,充满白色恐怖,但学校的“新学生社”成员并没有被吓倒。除学生运动骨干林宝良、罗景贤、曾同被敌人察觉,奉命溜出益州,移至通湖“四大半围”参加当地农业运动外,其余成员均以秘密机动坚持斗争。1928年3月,在阜城制造了震惊敌人的“虎园、灰波楼炸弹案”,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反革命气焰。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8月,在全国人民抗日统一战线的鼓舞下,该校学生带头号召全体学生停课两周,走出校门,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上半年,该校学生自治会作为惠阳学生会代表,联合社会各界组织了“惠阳抗敌后援会”。以本校学生为主力,开展声势浩大的救国宣传,抗日捐款,抵制日货,查处汉奸。全校高三学生组成若干宣传队,分赴惠、博、河、子四县开展救国宣传活动,有力地唤起了广大农民团结抗日。几十年来,在每一个革命斗争的历史时刻,这所学校的学生始终学习不忘救国,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站在斗争的最前沿,哪怕是洒热血、抛头颅。

民国18年(1929),为庆祝建校18周年,校长林珊如专书《继往开来》,并刻石列为校训,勉励后辈。这一年,胡风湖畔不时回荡着省三中学生唱的校歌:“古名随州,封凤玲留,坡公渡南播文明。”这里,平地枕西湖,绿水青山如锁。李涛方菲,春风是优雅的。想想过去和现在,什么都不想。抖衣吹口哨,山顶,鸡鸣相知。“他们就是这样关心国家大事,努力学习的。其中人才辈出,不少人成为我国知名的党政军人物、学者、教授。如、李、廖、林、张、任、曾生、黄、隋等都曾在该校接受过中等教育。

建校以来,学校一直是东江的最高学府。是全省十一所省级中学之一。该校师资力量雄厚。以民国二十一年该校教师情况为例:该校教师17人,其中师范专科或大学毕业生7人,大学或专科毕业生9人,清朝以前科举毕业生1人。20世纪30年代期间,广东政局相对稳定,是学校的鼎盛时期:办学也最具这个时代的中学教育特色。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陈一直在广东求学,倡导“尊孔复古”和“读书救国”。民国二十二年(1933),学校奉省教育厅之命,恢复“经训”课程。初中各年级读《论语》;高一高二读孟子,大学三读中庸。《景讯》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教育部颁布的《癸卯学制》的一门课程,民国元年(1912)三月教育部颁布的《壬子学制》已经取消。民国二十五年(1936),陈下台后,学校被勒令取消该科。在此期间,学校的教学管理主要采用每学期各级“筛选制”来督促学生努力学习,以保证毕业生的质量。民国20年(1931)全省省立中学质量评估,学校被省教育厅派出的督学评为第五名。民国二十二年(1933),本校第三届高中毕业生参加省考,排名第三。同年,在省国家军训委员会和省教育厅的指示下,学校正式成立了“军训组”,对高中实行“军事化管理”。由省教导校长兼任团长军训团团长;发给一个少将,一个军训主任,一个高、中、少尉教官。高一高二参加军训。思想训练以“军人精神教育”为主;以中央军事训练导演部颁发的《陆军法典》为训练大纲。二级军训合格者,发给军训毕业证;军训不合格,拿不到高中毕业资格。民国27年(1938)7月,该校二年级军训毕业生也到广州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全省高中军训毕业生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