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的四个时期是什么?

第一阶段:中国现代化的孕育:(1840—1860)

阶段特征:这是中国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农民战争的时期。基本历史特征: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农业文明时代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即中国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阶段:中国现代化的起步(1860 ~ 1901)。

阶段特征:

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时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社会经济、阶级关系、政治形势和意识形态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阶段,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现代工业体系逐渐形成,但并不完整。

中国现代化的领导阶级是地主阶级,现代化运动的重点是经济。在这两大矛盾中,外资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

第三阶段:中国现代化总体发展阶段(1895 ~ 1927)。

阶段特征:

在这一时期,现代化的“全面发展”体现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现代化全面发展,最突出的领域是政治领域。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阶段,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阶段。

两大社会矛盾趋于趋同——具体表现为广大人民群众与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集团的矛盾。

四、第四阶段:中国现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1927 ~ 1949)。

阶段特征: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其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现代化艰难进行。由于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官僚资本、日本侵华、美国侵略等因素,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几经波折,几乎到了绝境。

同时增加了新的内涵,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承担中国现代化的任务,中国现代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现代化主要集中在政治领域。中国和中国的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日本人民和美国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始终是现阶段最重要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