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历史的启示是什么?

一些年轻的读者可能不知道,我们中国曾经有过一个全面尝试民主宪政的机会。那个机会是在1912年,清政府倒台,成为共和国,国人摩拳擦掌模仿美国等西方民主国家,搞宪政。

但是结果呢?失败了。不仅失败,还以旷日持久的内战告终,尸横遍野。

为什么中国人民的第一次民主宪政实验以失败告终?是谁的责任?军阀有责任吗?革命党有责任吗?而所谓的“人”呢?他们有责任吗?

《北洋十七年史》需要重读吗,也就是1912-1928?

宪政的失败是从宋被害开始的。事实上,在世界各地的民主国家,政治家被暗杀或被贿赂的情况并不少见。当时革命者选择了内战,被称为“二次革命”。正统历史学家一直在歌颂这场暴力斗争的合法性。

但是,我们不妨心平气和地问一句:违宪的事情时有发生。难道每次都要打内战吗?如果是的话,你什么时候打电话?

在宪法框架下,刑事案件和违宪案件应该通过司法手段解决。即使要武力反抗,至少也要在司法救济用尽之后再组织起来。

由于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的存在,民主宪政制度具有“自我修正”的功能。这个功能虽然慢,但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枪杆子里寻求民主,似乎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不合适。

“军阀混战”这个词是北洋军阀最为诟病的。但历史说教刻意掩盖的内幕是,军阀混战连连,基本都与革命党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比如直接的皖战,直接的冯战,都有革命者的影子。

当然另一边,北洋军阀也不是什么好男女。例如,在“朝廷之争”的时候,段的心腹倪嗣冲说过这样的话:

“李对我说,未经国会批准,直接对德宣战是非法的。什么他妈的法律!总理是责任内阁制度的领导者,总理说的就是法律!他在没有内阁副长官的情况下罢免总理职务合法吗?”

北洋军阀倪嗣冲的这段话透露了两个重要信息:

1,倪嗣冲认为:“法”不是神圣的东西;

2.倪四冲认为:你可以犯法,那么我也可以犯法。

也就是说,在北洋军阀的眼里,所谓的“法律”只是一块遮羞布。本质上,政治就是欺骗。好的时候,我遵守法律。糟糕的时候,我是“他妈的什么”。

由此我们不得不说:要真正了解北洋十七年的历史,必须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我们既不应该偏袒军阀,也不应该偏袒国民党。只要我们做到这一点,似乎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似乎北洋军阀和国民党联合破坏了中国人民的第一次民主宪政实验。

那些年

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党与袁世凯媾和。革命党宣称,只要袁世凯说服清廷退位,革命党愿意公开推举袁世凯为“大总统”。但事后袁世凯得到的只是一个“临时大总统”,不仅加了“临时”二字,还是一个空位置。真正的权力掌握在国民议会和内阁总理手中。

革命党领导人之一胡在《胡自传》中写得很清楚:革命尚未成功,革命党不能转变为参政党,而需要“继续革命”。

这里有一个很显眼的例子:就连控制京津地区的“直隶总督”这一重要职位,国民党也要安插“自己人”王之祥,内阁总理大臣唐与袁世凯闹翻。

出身极权体制,从小受到“治国平天下”教育的袁世凯,显然不甘心做一个“橡皮图章”。他明显觉得自己被骗了。于是,他不服气,决定连本带利“讨回”自己“应得”的东西。此后,袁世凯干涉国民大会制宪,解散国民党,炮制《袁吉契约法》,都是这一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

这并不是刻意为袁世凯平反。袁世凯显然是旧时代的人,而且明显有很大的缺陷,做了很多坏事。但是,革命党和北洋军阀关系不好,显然不是没有原因的。这段复杂的历史有着自己清晰的自我发展逻辑。

很多人把革命派当成“民主先锋”,但实际上,似乎第一个破坏民主法治精神的就是革命派:临时参议院还在南京的时候,就投票通过了定都北京的法案,党首黄兴居然威胁参议院:

“必须在一天之内改选,否则我就要带兵,把同盟会成员绑起来。”

历史的真相是,革命者并不是真正的“民主主义者”。中国很多历史爱好者认为革命者是“真正的民主主义者”,但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误解。

宋遇刺后,革命党决定不等司法判决就“从枪杆子里找宪政”。革命党干的,对吧?可能会有争议。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从此中国人所谓的“当家作主”进入了“你取我命,我取你命”的恶性循环。国民党用武力推翻了北洋政府。仅仅二十年后,国民党政府就被别人推翻了。

这就是佛教徒所说的「世俗报纸」吗?

在宪法层面,临时宪法规定,总统颁布的法令需要国务委员附议。也就是说:总统每次下命令,只要内阁中的国务委员不附在你身上,那么你的任何命令都不会生效。问题是:那么总统和国务委员谁说了算?

坦白说,很难认为这个制度设计是科学的。一只乌龟不能有两个头,否则,两个头只能互相争斗。袁世凯死后,大总统李与宰相段成为敌人(史称“官廷之争”)正是因为《临时约法》中的这一规定。

“二次革命”的发动及其失败对孙中山影响很大..从那以后,孙中山似乎变得更加迷信枪支,更加崇尚中央集权。“和解”

似乎这不再是他考虑的一个选项。与苏联结盟后,国民党变得更加激进。至此,国民党不仅与北洋军阀没有和解的余地,与英日帝国主义的关系也迅速恶化。

国民党为了在舆论上“抹黑”北洋政府,发动声讨“北洋军阀是汉奸”、“打倒帝国主义”的“民众口号”,最终上台。但问题是:这种激进的民族主义口号容易煽动,却很难扑灭。所以在与帝国主义的对抗中,国民党反过来被强大的舆论绑架,骑虎难下。结果走上了一条“内外兼修”的死胡同。

当然这些还没有定论,也不急于下结论,只是抛砖引玉。打开话匣子,自然有人发言,让人们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看法相互碰撞,相对可靠的事实才能浮出水面。

历史从来都是赢家和输家。只允许原告发言,不允许被告发言。只听一面之词,当然难免失真。我们不妨试着以中立的态度来谈一谈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的历史,听听正反两方面的意见。不偏不倚,也许,我们会更接近一段公正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