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肠的起源
说到香肠,就不得不从家猪的始祖野猪说起了。据说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炎黄时期,黄帝就被训练成了世界上第一头野猪,当时叫“夏猪”(人在夏天训练的),后来叫“东亚猪”,野猪训练的夏猪(东亚猪)就是今天家猪的同宗!3000多年前的商殷时期,中国东夷百越在云南金沙江畔创造了当时最先进的金、银、铜三种金属文化,流传于世,“金沙江”由此而来!公元1492年和1500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和亚美利哥分别代表西班牙和葡萄牙政府,将夏猪(东亚猪)从当地土著西印度人(中国后裔的印第安人)带到欧洲,从而成为今天欧洲猪的祖先。那么,我们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吃香肠的呢?其实答案很简单:这是人类开始吃猎猪肉以来“香肠”的概念!但是,在中国古代不叫“香肠”,叫“腊肠”,也就是冬天做的香肠!换句话说,“香肠”、“腊肠”、“火腿肠”是三个不同时代的历史产物!据云南食品专家、昆明高高香肠厂厂长高厚吉介绍,香肠起源于北朝(公元420-589年)。当时的香肠是肉末馅,然后加盐、陈皮、丁香、八角、花椒、桂皮。一般是春节前做的,所以叫“香肠”。刮肠衣是制作香肠最关键的一步。其实昆明高高肠衣厂的前身是1994成立的昆明肠衣厂。至于“香肠”,起源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解体后的德国。当时日耳曼帝国用猪肉灌的方法制作了欧洲西方世界的第一根香肠,“香肠”来自德国。当时雅利安人制作肉汁香肠、水煮香肠、生香肠,其中分1500多个品种,最著名的有:慕尼黑白香肠、吕贝克小香肠、图林根红香肠、纽伦堡香肠等。二战期间,苏联红军俘虏了上将军衔以上的纳粹德国军官,给他们吃香肠。各国记者前去采访,发现这些德国将军像小孩子一样把苏联香肠放在裤兜里,时不时拿出来咬一口,就像小孩子吃零食一样。这说明德国人对香肠有着独特的喜爱!那么,“火腿肠”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据云南香肠专家高厚基主任说:北宋年间(一千多年前),苏东坡游苏州梳妆台时,看见东岳庙十二殿外一片火海!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老人在梳妆台下的火上烧着一根竹筒,上面堆着两块巨石,他不停地转动着手中的竹筒。苏东坡问:“老伯,你在做什么?”老人只是笑笑,继续在火上烤竹筒。过了一会儿,老人拿了一把木刀劈开竹筒,一股浓烈的烧烤味扑鼻而来。老人告诉苏东坡:“这叫‘火腿肠’。”就是把剁碎的猪后腿放在竹筒里,在火上烤熟,简称“火腿肠”!但今天,所谓的“火腿肠”其实是用塑料纸包起来,做成香肠的形状,因此得名“火腿肠”。那么,香肠在今天的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以云南最受欢迎的高海拔香肠为例。1994成立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肠衣厂。但经过23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是一家集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产供销一条龙服务,采用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模式的云南笼头企业。尤其是全国人民都关心的无公害绿色有机猪肉,成为中国香肠的首选,树立了榜样。因此获得了“云南省名牌”、“消费者信得过产品”、“西部名优企业”、“云南省消费者喜爱商品”、“质量效益型企业”等称号。纵观我们人类香肠的发展史,从香肠到火腿肠,我们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