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武则天无字碑之谜

中国古代每一个皇帝、将军,可能都有这样一个愿望:活着的时候,非富即贵,建功立业;人死后,可以为自己立一座纪念碑,万古长青。当然也有很多是千百年来臭名昭著的。但是,只有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没有希望能够为她立碑。

在陕西咸阳,有一座古代皇帝的陵墓,名叫甘陵,里面埋葬着两位皇帝,一位是武则天的丈夫唐高宗,另一位是周朝皇帝武则天。这对夫妇被埋在坟墓里。在唐高宗的荔枝镇,有一座纪念碑,叫做“圣人牌位”,它讲述了一个圣人的故事。

这块碑上有五千多字,是武则天写给丈夫的。但是,在她自己的地方,虽然立了一个碑,碑上的方格也全部打了出来——有三千多个方格,也就是三千多个字——但是上面一个字也没有。所以后世把武则天的碑称为“无字碑”。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没有哪个皇帝的碑文上有一个字。

有人说过,皇帝死后的纪念碑一般都是下一任皇帝竖立的。为什么我们说武则天自己为自己竖起了一座无字的丰碑?这是因为这块石碑不是后人竖立的,而是武则天在世时修建的,而且这块石碑上不刻一个字也是她自己的要求。至于原因,历史学家经过多次考证也没能统一一个标准答案。

第一个声明

武则天认为自己的功绩太多,无法用语言描述。这种说法没有史料记载,只是后人推测。然后,我们可以在这里把它打碎,碾碎,仔细告诉你,武则天是否认为她的贡献太大,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就像民间传说的那样,而这就成就了一座无字的丰碑。

从政治上来说,武则天是一个伟大的人,是一个非常开明的统治者。在这方面,她用人最典型,不忘前嫌。因为她中间改朝换代,结束了李家,做了皇帝,尤其是一个女人做了皇帝,违背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所以很多人都很讨厌她。

但是,武则天却能够原谅这些敌人。当初讨伐武则天的人,有一位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罗。罗宾国王起草了一个“为武曌说话”,在这个故事里,武则天被宠坏了,受到了责骂。

但武则天既往不咎,只说:“丞相得此人还是失此人?”认为这样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失职!另外大家都知道武则天有个女秘书叫上官婉儿。上官婉儿的父亲和祖父都被武则天杀死了,但她仍然敢于重用上官婉儿作为贴身女官。这两件事说明武则天的心胸是比较开放的。

再一个,武则天在用人上不拘一格。在唐代,中国的门第观念很强,一个人的门第是什么,在这一代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这就造成了贵族制度的内部循环,近亲繁殖,一个人不称职,整个家族都会灭亡。这时候科举考试可以让普通人突飞猛进的进入体制内。

武则天在这方面发扬光大,不仅废除了官员推荐的制度,还下令“无论从哪里来,无论有没有家世,都可以圣旨参加考试,然后将三试中得榜的秀才交给我宫,由我亲自面试。”宫廷考试是由武则天发起的科举考试,持续了近400年。之后,北宋皇帝封科举前三名为“三元”,这是中国科举状元称号的开始。

不仅如此,武则天还在唐太宗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些东西。你还记得周星驰演过一部叫苏的电影吗,武术状元?那么,吴状元是什么时候得的呢?是武则天时代开始的武状元。以前只有文学冠军。而且,哪个部长的建议好,她就推翻自己原来的观点,采纳别人的观点,这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再说文化上,武则天是个有文化的人,她也很佩服有文化的人。武则天的字写得很好,叫飞白。其特点是每一个字都是对联,每一个字都是白色的,密密麻麻的,很漂亮。武则天喜欢王羲之。她一发现朝代里有一个官员是王羲之的十代孙,就把他叫过来,问这个家里有没有王羲之的真迹,让她欣赏一下。

这位喜出望外。发生了什么事?皇帝要找到这个东西,就按天提拔。这个人二话没说,把王羲之留在家里的真迹甚至他的九代都拿出来献给了武则天。没想到,武则天拿了这些东西后,找了个书法家大师照字临摹。

结束后,我找了一个一流的裱糊师把字画原件裱起来,然后我让人送了回去。老王家喜出望外,说武则天喜欢文化,尊重文化。武则天执政时信佛,所以大力弘扬佛教。众所周知,洛阳龙门石窟上有一尊卢舍那大佛,是佛陀的法身。这幅卢什那佛是唐高宗李治下令刻在龙门石窟上的。

据说这座大佛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雕刻的。所以,想知道武则天长什么样,就去洛阳龙门石窟看看鲁舍大佛。那是武则天的画像,堪称庄严之宝,人间母器。

由于其政治、文化地位和经济上的成功,武则天在位期间人口迅速增长,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突出的。

武则天在位期间,包括她60多岁当上皇帝之前掌管国家事务的那些年——从652年到705年,唐朝人口从380万增加到61.5万,几乎翻了一番。这是什么意思?说明社会经济可以不动刀兵而稳步发展,说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武则天积极鼓励农业。比如,按照她的规矩,一个官员怎么提拔?是他们工作的地方的老百姓想让家里有余粮,说明当地的官做得好,农业抓得好,会让你升职的。如果官员工作的地方人民都逃走了,地主家没有余粮,那么地方官员就会受到惩罚。而且武则天发展经济的方式很细腻,在她执政期间也产生了很多对农业很有把握的官员。

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历史延伸看到这一点。众所周知,唐太宗时期被称为“武则天”,在武则天之前。武则天之后,也就是唐玄宗的时候,它被称为“开元史圣”。这两个重要的中兴节点是武则天连接起来的。没有武则天此时的休养生息和持续发展,就没有“开元史圣”。

所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来看,如果武则天认为自己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在大臣和身边的人还在捧她的时候,那么她找不到北,认为自己立下了难以形容的汗马功劳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