蜇人的起源和习俗
西汉初年,关凯被改成了惊弓之鸟;东汉元和二年,节气顺序有所改变。移雨于蛰前,移清明于谷雨前。隋开帝十七年,惊蛰恢复为觉醒蛰。唐武德二年,恢复了先醒后雨的秩序。唐开元十七年,改立春后下雨,改始刺为惊蛰。习惯至今。
传统习俗有:蒙皮、“打小人”驱邪、祭祀白虎化解是非、吃梨等。
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战斗钉,太阳到达黄经345度,节日在公历3月5-6日。刺反映了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萌发生长的状态。说到震,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骤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勃勃。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奏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中意义重大,是古代农耕文化对自然节日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