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广东汕头和汕尾的中山在哪里?
1.导读:“潮汕”一词是民国以后才出现的。民国以前,潮汕地区属潮州政府管辖,之前形成了独特的潮州文化,所以文化常被称为潮州XX,如潮州话、潮州菜、功夫茶、潮州帮等。近代汕头开埠,经济繁荣,潮汕俱荣,于是出现了“潮汕”二字。目前潮汕地区习惯上称为潮州、汕头、揭阳,广义上只包括汕尾的海丰、陆丰、丰顺。2.生活习惯:潮汕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说潮州话,喝功夫茶,吃潮州菜,听潮州锣鼓,在海外是潮州帮。在地理上,虽然自元朝以来就归广东管辖,但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都与广府人有所不同。语言方面,虽然学者将其归为闽南语系,但潮人中并没有“闽语”这个概念(福建漳州的一个朋友说潮州话和漳州话一样,不认就忘了根。在此提醒一下,漳州是在唐代大潮之间建立的,也就是说漳州是从潮州、泉州中单独建立的,两地文字相同并不奇怪)。这样,潮汕人在国外就不是广府帮或福建帮,而是以潮州帮的名义征服世界。很难说是属于哪一方,但自称“省末之角”3、双重人格潮州自韩愈以来,广兴文风,兴学之风仅次于广州,甚至一度超越广州。有“海滨绉”的美誉。潮人聪明伶俐,善于经商,所以在广东被称为“犹太人”。但在“省尾之国一角”,山匪、海岛、兵士不断,形成了团结而强大的民俗。这就是现在外国人对潮州帮心存敬畏的原因。重视文风却有浓厚的民风,这是潮汕人的性格,看似矛盾。4.历史发展民国以前,潮汕地区除了很多官员进京,外出经商谋生外,在当地并不知名。汕头开埠,海外潮人回乡投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非常富裕。建国后,由于当时的原因,对外关系得不到保障,潮汕成为广东的贫困地区。改革开放,潮汕人用自己的脑子做出了很多成绩,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成绩。1.粤东政治中心的转移与潮汕地区的分裂1955年,粤东总政首府潮州迁至汕头,直接导致了潮汕地区内部的分裂(外面的潮汕人还是很团结的,潮州会馆还是承认潮汕的,但问题是地方性的)。潮州府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从潮州开始管辖整个潮汕地区,文化底蕴深厚,而汕头是一个发展不到百年的小渔村。有人曾经说过:现在潮州府城人看汕头人的心态,就是欧洲人看美国人的心态。而汕头则知道自己文化底蕴不足。如果潮州的经济和自己不相上下,那么政治中心肯定会回到潮州。因此潮州被压制在辖下,使得潮州失去了改革开放前10年的机会(1992年潮州恢复地级,脱离汕头管辖),远远落在后面。1992年,揭阳县还是省辖市。自此,潮汕分裂。三城竞争,重复建设,内耗严重。2.汕头经济特区的建立众所周知,潮汕地区以海外潮人著称,尤其是对土地的热爱。汕头经济特区也是国家为了吸引海外潮人的资金而设立的。但是,忘了潮汕的融合吧!这就导致海外大量涌入资金流入汕头特区,而潮州、揭阳、汕头特区以外的地区资金严重不足。海外潮人的组织基本都是“潮州会馆”。在他们眼里,潮州人(也就是整个潮汕地区)没有你我之分。既然某地有优惠政策,当然要去那里投资,帮助家乡。做商人也是有利可图的。所以潮州、揭阳得到的无非是一些学校、医院等基建补贴,没有什么经济增长点,而汕头却因为资金的突然涌入而喘不过气来。这就导致了潮汕发展不平衡。众所周知,一个地方的发展只有周边地区发展起来了,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否则很快就会出现问题。3.尴尬的情况是,你是广东人,却不会说粤语。有网友认为潮汕人在广东受歧视,其实不然。广东潮汕人在政治上很有发言权。然而,当广东重点发展珠三角时,潮汕地区似乎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发展成了一个难题。现在广东省政府要把重点放在相对落后的地区,潮汕的机会来了。希望这次能把握住。4.潮人太聪明了。5.外地人对潮汕的误解很深。(1)外地人提到潮州帮,会说:团结!但是里面的意思贬义大于褒义!潮州帮(潮州会馆)是一个外国人互助的组织,主要是生意上的,但现在外国人都懂两个字:打!(2)潮汕是造假大户。印象最深的是刚刚在新华网上看到潮州建了南方最大的光盘生产线,但是下面的网友都说是盗版!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心态,但对潮汕地区的发展肯定是不利的。你说的话让很多不了解潮汕的人都这么认为:潮汕的货都是假货!其实造假基本就是一两个地方,其他的都没关系。但因为很多人省事,称之为“潮汕地区”,所以都招了怪。“潮汕地区”这个词在开头,但也有人说是。(3)讹诈,说潮汕人排外,骗人。我也是在新华社上看到的。有朋友说,听说在潮汕买东西,问价格就得买。如果我不买,我就不会送人。我想笑又想哭。发生了什么事?于是作为潮汕特色流传开来。只想说: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