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有哪些?
(一)历史专业知识
1.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能够正确运用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
2.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了解新历史观的一些观点,了解历史研究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3.了解历史教学的主要理论和知识,掌握和运用主要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积极合理地感知和理解历史。
(二)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1.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基本概念和结构,掌握初中历史课程的目标,能够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课程标准中的主要观点。
2.理解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内容”的要求,并能根据相关要求设计教学。
3.能够准确把握并有效实施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建议”的主要内容。
(三)历史教学内容分析
1.理解和掌握初中历史课程六节的主要内容。
2.了解和掌握历史教材的基本框架、编写特点和主要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具体学习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恰当的分析,合理整合和使用教材。
3.能够根据教学实际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学资源。
(D)历史测试和评估
1.了解初中历史教学评价的主要类型和具体方法,可以制定和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客观、公正、合理地考察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2.能够确定调查或测试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材料,制定调查或测试计划,确定题型,根据调查或测试的目标和内容进行选题、转换和编写。
3.能够客观收集考试数据和信息,科学评价试卷,全面、客观、发展地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情况,及时提供教学反馈。
二,初中历史教学专业技能
(1)研究史料
能够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各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能够阅读和分析不同形式的教学相关资料,如历史文献、地图、图片、图表等。,并用相关材料说明历史问题。
(2)解释和评价历史事物。
能够正确把握历史事物的本质和特征,能够运用相关历史证据客观、辩证、全面地评价历史事物,做到历史与理论相结合,从历史中探讨。
(3)课堂提问
了解课堂提问的类型;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提出适当数量的问题,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有效启发学生思维,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必要的说明和引导。
教授语言和板书
教学语言准确、生动、清晰。讲述历史事物时,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准确、清晰、有条理地解释历史进程;评论历史事物时,客观严谨,历史与理论相结合,逻辑性强。
板书的设计能正确反映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书写正确、规范、流畅。板书布局合理,字数适中。
(五)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1.电脑、视频投影仪、实物投影仪、电子白板等硬件设备的操作。
2.Windows文件管理,办公软件的使用。包括Windows文件管理中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Word办公软件的基本使用;PowerPoint办公软件的基本使用。
3.网络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够在网络中搜索和处理与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并在教学中有效整合。
4.能根据教学要求制作教学课件,将文字、图片、图表、视频、动画插入并链接到课件中,并能顺利演示和使用。
第三,初中历史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
(一)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讲解本节课初中历史课程的概念;本课涉及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论、教学论的相关理论。能够将理论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2.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可以从历史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等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学生的情况,可以分析学生现有的认知、情绪和学习障碍,并简要说明相应的解决方法。
3.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针对性设计,注重目标描述的准确性、可操作性和可测性;根据对教学背景的分析,确定适当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这是教学设计的主要部分,要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资源、实施策略相结合,可以用流程图或表格来描述。要注重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逻辑线索清晰,语言和插图简练,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整合教学资源。重要的教学活动应详细描述。
5.学习效果的评价设计
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老师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教学效果。重点设计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注重评价方式的合理化,评价内容要与教学目标相匹配,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兼顾可操作性和发展性。
6.教学设计的特征分析
本文在总结老师以往教学经验和参考他人教学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课程要求和理论基础,根据所教学生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阐述了本课教学设计的特点。注意优缺点和未来改进的建议。
(二)教学实施
1.创造有价值的问题场景
能够合理利用相关教学资源和材料,创设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历史;问题情景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社会现实。
2.组织以感知、理解、探究为核心的历史课堂活动。
能够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历史课堂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历史认识的增进;掌握初中生历史学习的基本特点,根据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情感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合作;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有效规范课堂教学全过程。
掌握历史教学组织形式和策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程;能适当选择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恰当的课堂教学评价和反馈,可以清晰地了解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
(三)教学反思与评价
1.教学后自我反思
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分析教学设计和实施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能够分析教学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策略。
2.课堂教学评价
了解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标准,可以总结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或教学环节的基本特征和实施策略,对一些关键问题(如情景创设、探究学习、思维培养、认知形成)的设计和实施提出合理可行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