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对宋元时期纺织业的影响
1,纺织技术创新对纺织行业的影响
元代初年,黄道婆将从黎族学习到的先进棉纺织技术与内地原有的纺织加工相结合,在制棉工具、织造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重大的技术创新。这种新织机极大地促进了纺织手工业的发展。
因此,当时乌泥井生产的棉织品,如棉被、床垫、皮带、被子等,都有断枝、群凤、棋局、文字等各种精美的图案,栩栩如生,如画。一时间,“乌泥井被”不胫而走,附近的上海、太仓等地竞相效仿。这些纺织品出口到全国各地,很受欢迎。很快,松江地区就成为了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这种情况持续了数百年。
2.纺织工具的创新
宋元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各种传世纺纱机的基础上,逐渐出现了几十锭的大型纺纱机。
大纺车不同于原来的纺车,特点是几十个锭子,液压驱动。这些特点使纺车具备了现代纺纱机械的雏形,适应大规模专业化生产。以纺麻为例,一般的纺车一天最多能纺3公斤,大纺车一天一夜能纺100多公斤。在纺纱性能上,需要足够的大麻来满足其生产能力。水力纺车是中国古代将自然力应用于纺织机械的一项重要发明。例如,就水力驱动的纺纱机而言,中国比西方早了四个多世纪。
3.由于蒙古和元朝的入侵,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习俗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中原的纺织文化。原料方面,除了传统的桑麻,来自草原的羊毛、毛毡也开始进入中原的纺织业。
4、面料为白色,图案由复杂逐渐变为简单,使用的颜色多为蓝色、黑色等素色。当然,传统图案也有继承。
二、宋元时期的纺织业
1.宋代纺织业发展到全国43州,重心转移到江浙一带。在丝绸面料中,华罗和戚颖是最多的。宋、墓出土了200多件不同织法的衣服。罗纹组织结构包括二经、三经和四经平纹组织,平纹组织、浮纹组织、斜纹组织和各种斜纹组织的各种花卉图案,以及由粗细纬纱分隔的落花和流水提花组织。齐一丝绸的图案主要是牡丹、芍药、芙蓉花和菊花。此外,还有首次出土的松、竹、梅缎。印染产品已发展到泥金、描金、印金、贴金、涂色相结合的多种印刷技术。宋代,朱克柔的《荷花淀鸭图》最为精美,是举世闻名的传世之宝。
宋代棉织物发展迅速,取代亚麻织物,成为流行的服装材料。松江棉布被誉为“天下第一衣”。
2.元朝
织锦是元代最著名的纺织品。1970年新疆盐湖出土的金锦,经径0.15mm,纬径0.5mm,经纬密度52/cm和48/cm。金锦的经纬密度分别为65/cm和40/cm,更为华丽。山东省邹县袁墓首次出土了五种规则的缎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