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岛的历史与文化
又名阴超,是东山的主要剧种,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福建南部、台湾省、香港及东南亚华人社区。潮剧的传统剧目非常丰富。有些来自南方戏曲传说和杂剧,如《琵琶记》、《柴静》、《大白兔》、《拜月记》、《珍珠》;有些来自当地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如《李京记》、《柴房会》、《龙杜菁头》。
潮乐
潮州音乐是潮州民间弦乐器、吹管和弹拨乐器的独奏、合奏和合奏的总称。是东山岛的主要民间音乐。除自娱自乐外,多用于民间婚丧喜庆。
著名的潮乐大曲有:赵军的《抱怨》、小桃红、西部寒鸦的《戏水》、黄鹂的《词》、月儿沟、大巴板等。,其中前五首全是三六音乐,后五首全是三六轻音乐。其他流行的潮州歌还有《柳青娘》、《浪淘沙》、《狮子玩球》、《千灯》、《粉蝶采花》、《红梅头》、《粉莲》、《画眉跳》、《深常在我心》等。
汉剧
韩东山戏于清代从广东梅州传入,俗称“外江”。民国时期,城关、桐柏、沈东、胡夏、马銮、侯麟、犀浦、陈诚等地组织了汉剧团,其中城关有“赛唐城”汉剧团和“玉鹤城”汉剧班。1950后,“赛城堂”汉剧团更名为“城关业余汉剧团”。自此,九姐业余中戏班新成立。
南音,又称南乐、南关、南曲。南音主要流行于泉州、漳州、厦门、台湾省和南洋群岛。东山南音是100多年前泉州府织网大师在东山传授的。与敌人作战
明朝嘉靖年间,侵华日军多次入侵铜山(今福建省东山县),烧毁房屋,抢劫财物,杀害村民。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福建沿海海盗再度猖獗,戚继光率义乌兵进入福建,攻克并防守杜波(即八旗门)。侵华日军入侵时,派兵打仗。日本海盗屡战屡败,岛上一片太平。每当出征,铜山人都做干粮安慰他们。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五月,倭寇劫掠吴虞、铜山,福建水师派兵拦截。日本海盗被抓获并斩首,其余逃往台湾省。次年四月,福建水师提督史德领兵至澎湖克敌,顺利返回铜山。明朝崇祯五年(1632),在外工作的陈仕其(东山县人)回家给母亲办丧事。日军侵占铜山时,陈率乡守城,自制火药、藤牌,出城作战,斩首倭寇数十人,日军溃逃。明朝崇祯七年,倭寇入侵铜山,南屿岛渔民率众布下“隐鼎阵”(丁葬于滩上,倭寇在滩上滑倒,百姓趁机追杀)打退倭寇。
抗击葡萄牙侵略者
明朝嘉靖二十八年(1549),二月十一日,葡萄牙侵略者在宫前湾前水域弃船,在宫前、下安前登陆,奸淫掳掠。海巡柯桥、漳州知府陆弼出兵,调集诏安的梅岭、天府、武都等协助官兵围剿。2月20日凌晨,海雾弥漫之时,陆弼率部从吊钟出发,借着雾气躲进布岱坳西海,又派一艘兵船伪装商船,由南向北行驶,诱敌深入。与此同时,从陈诚、栖霞、梅岭和天府渡海而来的项勇,也埋伏在走马溪。上午8时,葡萄牙船发现“商船”,鸣枪追击。“商船”战且退,驶入走马溪。葡萄牙船紧随其后。当进入走马溪时,数十艘项勇战舰从布岱澳发起攻击。葡萄牙船发现被包围,试图逃跑,但被官兵拦截,死了不少;其余弃船逃上岸,却被项勇截住。此战阵亡239人,其中阵亡33人,被俘206人(其中首领3人,汉奸1人)。
抗击荷兰侵略者
(明朝崇祯六年(1633),荷兰侵略者入侵铜山,福建巡抚邹派兵反击。经过八昼夜的战斗,荷兰侵略者从桐柏撤退到东池港。当时,沈东村的唐家春带领向勇和康美的村民,与他们激烈战斗了三天三夜,杀死并抓获了一些入侵者,其他人则逃跑了。崇祯七年,荷兰侵略者再次入侵铜山,鲁振飞、许一鸣领兵作战,迫使侵略者退入宫前湾海域。铜山军民水陆并进,乘胜追击,烧船灭寇。
抗击英国侵略者
道光二十一年(1841)五月,英国军舰入侵铜山沿海,福建水师提督陈化成率水师在铜山人的配合下,英勇抵抗,击退了英舰。
抗击日本侵略者
1938-1944年,日寇、伪军入侵东山岛,计17批148船,发射炮弹千余发;飞机127批356架次投下1361枚炸弹;日伪三次大规模入侵,数千人。其间东山岛损失巨大,房屋被毁2455间,船只147艘,公共场所100余处,军民伤亡892人。但东山军民英勇顽强,不畏强暴,浴血奋战,击退了一个又一个入侵的敌人,挽救了东山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