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最近没事干,就想着附庸风雅,买了一本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眼看虎妞难产,祥子不去医院,却去找巫婆,不禁大吃一惊。这家伙怎么了?如果老婆难产,说不定就是一尸两命。这是一件大事。不去医院,去找女巫,认为喝了女巫给的纸灰汤会带来好运。这是踢脑袋吗?还是被门夹住了?生病了去医院不是本能吗?好糊涂的祥子!梦里的祥子呢,一个体面的祥子...

总之,是对祥子智商不在线的责骂和怨恨。但是,骂着骂着,突然想起来祥子是19年底,20世纪的农民!当时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祥子也是个不识字的农民。以前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虽然有历史记载,但都是大事件。以前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我们不知道。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一百年了,我们无从得知。好在那个时代的作家和文字还在纸上,我们或许可以借助那些文学作品,窥见祥子生活的那个时代——生病的时候,他只找巫婆。

祥子生了病不去看医生,去找巫婆,这是老百姓的想法。为什么这么说?在当代作家的作品中,这种无知的大众思维随处可见。萧红的回忆散文——《呼兰河传》,请注意,是散文。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写到了“小团圆的媳妇”,小团圆的媳妇,一个12岁的少女,因为性格活泼,被婆婆打成了重病。小团圆的媳妇生了重病,婆家没去医院看病。而是请了一个女巫和大神跳舞,大神开了药方,要么用针,要么用纸灰汤,最后说要用开水煮。最后小团圆的媳妇被开水活活煮了。

相信鲁迅的《药》看过,记忆犹新。华小栓得了肺结核,整天咳嗽。华老栓没有带华小栓去看病,而是相信吃了蘸革命献血的馒头就能治好。结果可想而知,华小栓的肺结核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最后死于咳嗽。

祥子那个时代的人,病了就去找巫婆,这是本能的思维。以前他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并没有太多了解,只记得是名人趣事。现在想来,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是对那个时代人民思想现实的深刻把握!

以前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历史已经远去,但好在文学永存,为后人提供了一条发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