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的起源是什么?

区块链起源于比特币。2008年6月165438+10月1日,一个自称是中本聪的人发表了《比特币: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一文,阐述了基于P2P网络技术、加密技术、时间戳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的电子现金系统的架构概念,标志着比特币的诞生。

两个月后,理论进入实践,2009年6月38日+10月3日,第一个序列号为0的创世纪区块诞生了。几天后,2009年6月9日,序列号为1的区块出现,并与序列号为0的创世区块连成一条链,标志着区块链的诞生。

近年来,世界对比特币的态度有升有降,但区块链技术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之一,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比特币形成的过程中,块是一个存储单位,记录了一定时期内每个块节点的所有通信信息。

块通过随机哈希(也称为哈希算法)进行链接,后一个块包含前一个块的哈希值。随着信息交流的扩大,一个街区与另一个街区相连,其结果被称为区块链。

扩展数据:

区块链的特点:

1,放权。区块链技术不依赖额外的第三方管理机构或硬件设施,没有中央控制。除了自成一体的区块链本身,各个节点通过分布式的计费和存储实现信息的自校验、传输和管理。权力下放是区块链最突出和最基本的特征。

2.开放性。区块链的技术基础是开源。除了交易各方的私密信息被加密,区块链数据对所有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开放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开发相关应用,因此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

3.独立。基于约定的规范和协议(类似于比特币采用的哈希算法等各种数学算法),整个区块链系统不依赖于其他第三方,所有节点都可以在系统中自动安全地验证和交换数据,无需任何人为干预。

4.安全。只要不能控制51%的所有数据节点,就不能随意操纵和修改网络数据,这使得区块链本身相对安全,避免了主观和人为的数据更改。

5.匿名。除非有法律要求,从技术上讲,每个块节点的身份信息不需要公开或验证,信息传递可以匿名。

百度百科-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