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二人台的历史渊源

府谷二人转流行于府谷县,后来流传到玉林市各县。因为属于民间唱腔艺术,史籍上没有考证。

府谷属于陕、晋、蒙三省交汇处,背靠黄河,腹有长城。可以说是三省鸡鸣,饮水思源。古老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蒙汉民族的联姻,形成了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相互交流,孕育了灿烂的民间艺术,陕北的府谷二人台就是其中的奇葩。

据记载,府谷二人台是于大清同治年间(1862)组建的艺人队伍,但没有二人台这样的称谓,源于山歌的对唱和清唱剧的唱腔,故称禅定腔,过年过节伴社火时也叫“秧歌唱”或“耍把戏”。据了解,二人台是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和河北张家口的一种民间戏曲。其原创曲调为当地民歌,如由内蒙古中西部汉族民歌演变而来的唱腔《打樱桃》、《打封底》,由陕北民歌演变而来的唱腔《走西口》、《五兄弟放羊》、《珍珠卷帘门》,由陕北民歌演变而来的唱腔《送大哥》、《十里墩》、《绣花口袋》。排子曲吸收了许多晋剧曲牌、民间打击乐和宗教音乐。

以呼和浩特为界,二人台的流派可分为西路和东路。西路二人台原名蒙古歌,主要流行于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榆林、新洲等地。东路二人台原名“蹦”或二人台,主要流行于乌兰察布盟、雁北地区和张家口地区。二人台的传统剧目主要以描写劳动生产、揭露旧社会黑暗、歌颂婚姻爱情为主,还有一些童话和历史故事。西路上的二人台有打钱、打樱桃、打封底、翻山越岭、插花等剧目。,而东路的二人台则有回灌南、拉驴、摘花椒、卖麻糖、兰州城等。据府谷县文化局相关研究人员介绍,府谷二人转的演唱形式主要分为硬码戏、鞭挞戏、二人转三大类,还分为情景和情景。其中硬码剧讲究唱、念、做,要求表演者有较好的嗓音条件;注重舞蹈表演与鞭戏;二重唱是两个人轮流唱的。

府谷二人台植根于当地,与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政治、经济、文化一起生存和发展。清末民初,连年战乱,人民苦不堪言。河东、山西及当地民众逃离战乱,在出口外(长城外)谋生。途中,民间艺人一路组队演唱。口与口之间的频繁接触,使得府谷二人台与晋蒙民俗文化共同发展。建国后,民间艺术也获得了重视,获得了新生。1953年,府谷县马镇人丁代表西北地区参加第一届全国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自从他在扬琴上演唱二重唱《放羊五兄弟》和《念尼姑》后,一鸣惊人。二人台流行于黄河中游两岸和长城内外的农区。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给发掘、整理和保护带来诸多困难。随着老艺术家的去世,很多曲目和剧目濒临失传,急需抢救和保护。1955年,陈和爱,原县文化馆,录编(石印)陕北二人台三系。1957年,来自马镇的韩娥、汪秀英参加在xi安举办的陕西民间艺人展演,演出《连城过年》、《挂红灯》分别获一、二等奖。府谷二人台在50年代一直处于繁荣时期,但在十年“文革”中却受到冷落。然而,县文化馆组织的毛泽东思想业余宣传队仍在用老歌新词下乡巡回宣传。

1983年,县文化馆组织二人台队22人参加地区民间文艺汇演并获集体奖,8名表演者同时获奖。那一年,县政府常务会议决定成立府谷县民间二人台剧团,基本演员18人。1990,“府谷县业余歌舞团”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