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送礼文化?
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认为送礼是表达友好感情的一种方式,所以在中国送礼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如何送礼不“失礼”是一个大学问的问题。
中国一般有“应声虫”的说法,所以结婚、升职等喜事最好送偶数的礼物,但广东人害怕偶数“4”,因为在粤语中,“4”听起来像“死”,不吉利。在中国,送礼的冷门颜色包括白色和黑色。白色被认为是悲伤和贫穷的颜色,而黑色被认为是不吉利的颜色,是灾难和葬礼的颜色。在中国,绿帽子是不能送人的,尤其是给男人。说一个男人戴绿帽,就是说他老婆出轨。给老人送礼,不能送钟,因为“送钟”与“送到底”谐音,意为“参加某人的葬礼”。其实不光是老人,国内很多人都不喜欢收钟。中国的送礼禁忌大多与发音有关。不送“梨”给情侣或恋人也是这个原因。“梨”的发音和“离别”的发音一样,所以送梨给情侣或恋人是不礼貌的,情侣和恋人之间也不互相送。出于同样的原因,伞也不作为情侣或恋人的礼物,因为“伞”和“散”是谐音。在台湾省,除了葬礼,不允许戴手帕。手帕是用来擦眼泪的。台湾省的人是禁止送粉丝的,有“粉丝不见”的说法。在香港,茉莉花和梅花是不允许的。“茉莉”与“无利可图”谐音,表示没钱可赚,“梅”与“霉”谐音,表示“不吉利”。在台湾省和香港,不能送剪刀,表示“一刀两断”。另外,给少数民族的朋友送礼,也是按照他们民族的习俗。比如给回族朋友送礼,千万不要送猪或者猪肉食品。
第二章:送礼技巧和禁忌
送礼技巧和禁忌春节是人们走亲访友的好时机。除了给亲朋好友带来一份美好的祝福,带点礼物也是合情合理的,可见一个人的交际艺术。
如果你去拜访一个生活比较拮据的下岗工人,给他带昂贵的烟和酒,比带两锅食用油更实际。如果你去拜访你的老师,带一幅精美的书画,我想老师会更加珍惜。
如果你去拜访你的老板,最好带一束花,一本书,或者像文房四宝一样的艺术装饰品。
如果探望病人,可以送一些山茶花、金桔、玫瑰、米兰、菊花、水仙花、百合等鲜花和营养品,以示慰问。
如果去看望母亲和长辈,要买点水果和零食,多带一个红包。这时候你要注意老人的表情,你肯定会笑得像朵花。给孩子的礼物,可以选择一些能增加孩子知识,有利于智力开发的儿童读物;或者送一些新奇的可以丰富孩子想象力的玩具。
病人对送礼物很挑剔。
糖尿病人不能吃糖,不要送蛋糕、巧克力、西瓜、苹果、香蕉或含糖量高的罐头。
肾炎患者不能吃榨菜、腐乳和腌制品,以及奶粉、鸡肉、牛肉、虾等高盐高蛋白食物。
探望肝炎、胆囊炎、胰腺炎患者,不要送甜食、油腻食物。病人的饮食也应避免猪蹄、牛奶、鸡汤、鸡鸭蟹,以及花生和油炸食品。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等胃病患者,不宜吃含酸过多的水果,如杨梅、梅子、橘子、油炸食品、螃蟹、鸡汤等。,否则会损伤胃黏膜,加重病情。拉肚子的朋友不能多吃香蕉、西瓜等水果。这些水果性寒,能通便。吃了之后拉肚子。你可以送他一些葡萄、石榴、苹果和杨梅。这些水果都是涩的。
不要送“甜”肾炎病人,不要送“咸”肝炎病人,不要送“油”。给关系亲密的人送礼不要在公共场合,以免给公众一种你们的亲密关系完全是靠物质支撑的感觉。只有礼轻义重的特殊礼物,表达特殊感情的礼物,才适合在公共场合赠送。因为这个时候,大众已经成为你们真挚友谊的见证人。比如一个特别的纪念品。
送礼要注意态度、动作和语言表达。和平、友好、自然、优雅的动作伴随着礼貌的语言表达是接受者愿意接受的。像小偷一样把礼物悄悄放在桌子底下或房间角落的做法,不仅达不到送礼的目的,甚至适得其反。在我国的一般习惯中,送礼的时候,我总会太谦虚地说:“小礼!薄礼!”“只是一点小意思”或者“对不起……”最好避免这种做法。当然,如果你在给予的时候用一种近乎骄傲的语气说“这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东西!”这也不适合送礼
在介绍的时候,要强调我们对接受者的善意和善意,而不是礼物的实际价值。否则会陷入重礼轻义的境地,甚至会让对方有受贿的感觉。
对人、对物、对场所送礼是社交礼仪的规范之一,礼物的选择也要符合这一规范的要求。对于不同的接受者,礼物的选择应该区别对待。总的来说,对于穷人来说,还是买得起的好;对于有钱人来说,精致更好;对于恋人,恋人,恋人,不如纪念;对朋友来说,好玩更好;对于老年人来说,还是踏实一点好;对孩子来说,最好是创新;对于外宾来说,最好是有特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