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代不同时期的名称

北京古代不同时期的名称如下:

1,幽州,上古九州之一。

2.晏、纪、晏斗、燕京。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就把召公封为京畿及其附近地区,称之为燕。都城是北京市房山区的刘立河镇,遗址仍然存在。黄帝后,人姓姬,在今北京西南。燕灭后,迁都于嵇,合称燕都或燕京。

3.蓟县。

秦朝时,京畿设蓟县,隶属杨光郡。汉高祖五年,划归燕国管辖。元丰元年,复为杨光蓟县,属幽州。在开始的第一年,它是杨光国家的首都,因为皇帝的个人分封在这里。东汉光武改制时,幽州刺史部设在蓟县。永源八年复置杨光郡。

4.鄢县。

西晋时,朝廷改杨光县为燕国,幽州迁至范阳。十六国后,赵迁回蓟县,燕国改为燕国。经过颜倩、前秦、后燕和北魏,它保持不变。

5.卓君。

隋开帝三年(583年)废燕县。大业三年(607),隋朝改幽州为卓君。

6.幽州。

初唐武德年间,卓君又被称为幽州。贞观元年(627),幽州划归河北道。后来,它成为杨帆时代特使的驻地。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在北京称帝,开国名“大衍”。唐朝叛乱后,恢复为由卢龙控制的幽州。

7.颜。

五代初,军阀刘仁恭在此建立地方政权,称燕王,后被后唐所灭。

8.南京、燕京、西晋。

辽太宗元年(938年),原幽州升级为幽都府,建南京,又名燕京,为辽国都城。当时辽国的首都在北京。开泰元年更名探析。

9.中都。

金代贞元元年(1153),金朝皇帝完颜亮正式建都北京,史称中都,在今北京西南。

10,燕京路大兴府,中都路大兴府,大都路,元大都。

蒙古成吉思汗麾下大将木华黎,嘉定八年(1215)攻陷北京,在燕京路设立大兴府。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更名为中都路大兴府。元朝九年(1272),中都大兴府正式更名为大都路(突厥语:Khanbalik,意为“汗城”,音译为cambaluc和Gambalik),也是元朝的大都。

11,北平府。

明初以应天府(今南京)为都城,洪武元年(1368)八月将大都路更名为北平府,同年十月因军事需要划归山东省。洪武九年(1376),改为北平城宣局本部。

北京12。

燕王朱迪在靖南之乱后登基,永乐元年(1403),为“行入”(天子行入之地,故称“行入”)而改北平为北京,并在此居住,今北京由此得名。

史静,13。

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迁都北京,并改名为史静,直至清朝。

14,顺天府。

明清时设立顺天府管辖首都地区,与今天的北京类似,但管辖区域不同。清兵入关后驻守北京,又称顺天府,是北京的首府,隶属直隶。

扩展数据:

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860多年的建都史,就是一部“招贤纳士”的历史——战国时期,燕昭王建黄金台,广纳贤才;忽必烈在元世祖修复了积水潭,收集材料;明朝皇帝朱迪从全国各地招募了20万工匠和数百万民工修建北京,奠定了北京的城市格局。

新中国成立之初,一批制造业企业、服务业企业和高等院校落户北京。人口和优质资源的高度集中,不仅帮助北京日新月异,也对周边地区的人才和资源产生了强大的“虹吸效应”。

随着“摊大饼”的发展,城市就像一个迈着沉重步伐的日益庞大的巨人:北京的汽车数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757辆增加到目前的570多万辆;常住人口从200万增加到现在的21.7万;在历次城市总体规划中,654.38+00万、654.38+02.5万、654.38+08万的人口红线屡被突破...

北京地下水位开始以每年1米的速度下降,毗邻动物园的“流动批”周边环境嘈杂混乱。家长们经常在儿童医院门口的帐篷里和孩子一起排队挂号...尤其是秋冬季经常来袭的雾霾,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呼吸的痛苦。

这显然不是一个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国首都应该有的样子。正如总书记所说,“仅仅治疗北京城市病的症状已经不够了”,必须从顶层设计上寻找治本之策。

职能太多——总书记对北京“大城市病”根源的分析切中要害。北京不仅具有作为国家首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功能,而且在经济、金融、产业发展、教育、科研、医疗等几乎所有方面都要“全面发展”。,事事尽心尽力,自然会导致地摊的蔓延,更多资源和人口的聚集,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疏解非首都功能是“牛鼻子”——总书记为北京开出的“治”药方。从基本面来看,方向明头脑清醒,让北京在雾霾、拥堵、拥堵中豁然开朗。一个城市再大,也不可能什么都做;解决问题势在必行。

疏解北京不仅是空间所迫,也是发展需要。全市统一思想,“使城市发展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相一致、相协调”迅速成为* * *学问,一场有序疏解的攻坚战开始了。城市尤其是城六区开始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从聚集到稀疏,从“加法”到引入“减法”,走集约化发展的新路。

新的规划图正在紧锣密鼓地调整修改,勾勒出城市未来的发展路径:设定城市总人口红线——2300万;确定城市发展边界——明确五环内不建设大型综合医院,不大规模开发商业项目;设定水资源红线——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灌溉农业彻底退出北京。

百度百科-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