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学生在北京师范大学的“青年历史论坛”上精彩亮相。
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和历史理论与历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其宗旨是在人类社会发展面临各种挑战和机遇的265,438+0世纪,通过历史教育提高年轻一代的历史素养,增强他们建设统一的人类命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青年历史论坛由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副主席朱尔澄教授发起。主题是“历史学习者对历史的研究”,朱教授提出“儿童是历史研究的主体”。历史学院院长马卫东教授参加了本次论坛。杨德安介绍了北师大历史学院的发展历程和学术地位,并对在场的同学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勉励他们报考北师大历史学院,进入这所已经成为圣人、大师、大臣的学校。
参加本次论坛的有北京四中、北师大二附中、北师大一附中、北京101中学、北京建华实验学校等39所学校,高二至高二年级19名学生在论坛上做了主题演讲。分享的论文有校史社、考古社、腾飞基地学生的集体智慧,也有个人探索的独立成果。同学们从选题背景、研究思路、研究特色、主题内容和见解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展现了当代中学生视野开阔、思维严谨、敢于质疑和深入思考的“青年学者精神”,以及关心现实、关心世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马卫东教授感叹“孩子领大人”,从史料的取证、相对实证的研究思路、文字表达三个方面对学生给予了高度肯定。论坛上,来自北京中学的金永莎同学发起成立北京市历史学会联盟的倡议,得到了与会同学的积极响应。
这是我校学生第一次参加具有国际学术水平的历史研讨会。中学部历史学科组成立了指导小组,对参与形式、论文选择、参与人员进行反复讨论,最终决定以具有生命中心教育特色的社会空间专题组形式参加研讨会。优秀专题论文《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融——以莫高窟为例》代表现场发言。在赵曼等老师的指导下,项目组组长居关彝、田家瑞再次梳理论文,补充文献,考证修改,最终在青年历史论坛上精彩亮相。
会后,我校师生与、朱教授、马教授合影留念。这次参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进行历史研究,还开阔了历史视野,感受到了努力学习的乐趣和价值。他们都表示回去后会成立历史兴趣小组,争取在第二届“青年历史论坛”上有更多优秀论文分享。
学生对本次会议的看法:
霍:我相信运河中学热爱历史的同学们会把通州邮政办得更好,更有名气。当我们不仅仅是记忆定义,而是用那份温暖而鲜活的遗产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这才是历史的真正意义。传承历史、保护文物、发展民族文化的责任落在我们身上,我们必须肩负起。
田家瑞:历史学家论坛为丰富我的历史知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通过听不同学校的学生对历史课题的研究,我学到了更多关于历史学习的方法和手段,也更近距离地接触了书本上没有的多元历史,为以后的历史学习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执笔:岳艳春?马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