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在日本历史和近代的发展如何?
链接:/question/22957495/answer/75432286
来源:知乎。
版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先说日本历史上的中国诗歌。
毫无疑问,日本汉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在海外最大的分支,是借用了中国的古典诗学。汉字传入日本是在公元284年王仁贤赠送《论语》的时候(手机凭记忆回答的时间可能有错,但大概是这个时候),第一本日文汉诗《淮风造》是公元751年写成的。
从751至今,日本汉诗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大致可以分为:王朝时期、巫山时期、江户时期、明治后时期。
王朝持续了约500年,包括大和时代、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武文、谢鹂、岛田忠臣长屋王、菅原道真等都是代表。
菅原道真主张摆脱对中国诗歌的单一模仿,将中国诗歌本土化,即他在自己的遗言中所说的“心灵与才华的和谐”。
对了,还有这位我们在中国比较熟悉的阿部中马路,他的中文名字叫晁衡。他是李白的好朋友。当晁衡返回日本时,他遇到了大风。谣传他掉进水里淹死了。李白写道,“日朝清辞帝都,帆绕澎湖;明月不归碧海,白云满愁。”为之哀悼。
此时正值唐宋时期,中国国力强盛,诗歌繁荣。为了学习先进的文学,日本派出了著名的使节到唐朝。他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实是我们单方面输送的),比如唐德宗年间随藤原野村入唐的空海和尚。空海和尚写的《论文化领域的密室》是日本最早的一部关于科普诗歌写作技巧的诗话。是入门级的诗话,非常适合当时的日本,在日本汉诗史上有非常高的地位。
日本汉诗在该朝代的代表作品,如《怀风藻》、《灵纪昀》、《剑文佳集》等。
接下来的巫山时期是日本汉学发展的一个高峰,包括镰仓时代和室町时代。这一时期,在日汉诗整体水平较王朝时期有了质的提高,如其他优秀诗人,如袁志、行村雪村、绝海天津、中岩望月、梦窗舒氏等。《采花集》和《北斗七星集》收录了这一时期的中国诗歌。
近代江户时代,日本的学潮愈演愈烈,被视为日本汉诗的鼎盛时期。从《日本诗集》和《日本诗歌史》中选出了江户时代的诗歌数以千计,尤其是由周霞友野编纂的《Xi朝诗歌》,多达数万首。由此可见江户时代汉学的繁荣。
明治以后,日本汉诗黯然失色,主要是我们都失败了。此时已是晚清,中国的古诗词本身也在衰落。多说两句,我个人是很欣赏清诗的,但此时的中国诗坛真的没有什么活力和外来影响。
明治初期的中国诗歌主要分为三类:梁川星岩、冈本华庭和广濑旦创。小野虎山和森春涛在这一时期比较突出,森春涛的儿子森淮南的星社在明治后期影响较大,包括野口宁斋和本田植竹。这里是森淮南。森淮南有诗《夜渡镇江》:明日归舟不晚,扬州风光最相思。好信用京口斜阳酒,流水西寒鸦万柳丝。这首诗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在唐宋诗词中找到。
昭和时期,西学强势崛起,汉学越来越衰落。虽然有饭冢西湖这样的前辈撑腰,但是已经无法挽回了。
我对日语不是很熟悉,所以语言文字的发展,片假名和平假名的混合记法就忽略了。
久是日本当代中国诗歌的代表。石川忠和他的同事们成立了“全日本汉诗联盟”,推广日本汉诗,我对此非常钦佩。石川忠一直以来的一句话“在名利领域,不如做一个学者”,似乎就是他的写照。2003年,这个日本汉诗联盟在东京的唐道寺成立,相当于我们中国的孔庙。目前,该联盟约有2000名成员。
日本汉诗联盟目前主要出版杂志、期刊和会议,目的是聚集分散在日本各地的汉诗爱好者,互相交流。该杂志名为《扶桑魅力》,每年4月1日出版一期。《扶桑风韵》征集中国诗词作品(如海、光、风等。)每年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发布获奖作品。
从出版的选本来看,出版中国诗词的首选题材大多是风景和抒发闲情逸致。这可能是因为现在还崇尚汉诗的人,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崇尚其雅,所以出现了“雅”崇拜的现象,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都是他们推崇的对象。此外,他们还严格遵守中国古典诗歌的规则,他们非常讲究节奏和平衡,他们对中国诗歌的态度比现在的中国更加保守。
《扶桑咒》的内容多以七绝为主,内容单一。这也是传统文化衰落,受众少的原因。现在石川忠到处演讲宣传,正是为了复兴汉学。
不畏时势,所以斯文不丧;前路茫茫,只能穿着衣服走。
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该如此,并鼓励你。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