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历史剧里的三个女人分别是什么意思?
20世纪20年代中期,郭写了《三个叛逆的女人》,已经写了卓文君和王昭君。郭一直想写,但由于一个错误,他写了聂英。换句话说,你的问题本身就是错的。
1923年,郭沫若打算写《蔡文姬》,但没有成功。36年后的1959年2月9日,郭沫若仅用一周时间就在广州完成了五幕历史剧《蔡文姬》。4月8日至20日,羊城晚报连载。此事立即在文化界和学术界引起涟漪。很多人不理解其中的含义:郭沫若为什么时隔36年才写《蔡文姬》?
30多年前是什么促使郭沫若写《蔡文姬》?郭沫若对此明确表态。当时,郭沫若对南宋理学家朱等人(朱称为“败于胡而不能死”)对人品的诽谤攻击感到愤怒,而这种诽谤攻击从朱开始已经持续了700多年。因此,郭沫若觉得有必要站出来“捍卫蔡文姬”。所以他根据《胡笳十八拍》认定蔡文姬和胡人之间“没有爱情”。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试图通过文熙回汉的故事,创造一个历史真相,即《胡笳十八拍》中揭示的历史真相。她不应该是一个悲伤的人物,而应该是“完全一个古代的娜拉,一个易卜生笔下的娜拉式的人物。”显然,原著作者把追求爱情自由作为全剧的主题,这与王昭君和卓文君身上反封建的个性解放思想是一致的。
那么,30多年后,郭沫若写蔡文姬的想法怎么了?这得从1959年初说起。有一次,郭沫若在南国明媚的早春阳光里,在广州花市“金橘满街满城春,牡丹满香”的天气里徘徊时,他打开了思路,构思了一个具体的剧本。他意识到,虽然自己完成了多年的心愿,塑造了一个萦绕了他30多年的形象,但这30年来生活的变化与人生无关。总之,编剧此刻心中的剧本必须面对眼前的社会现实,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时代气息,这是历史剧创作的一个主要动机。因此,郭沫若清醒地认识到,1959年的蔡文姬,绝不能像30多年前那样,“在家不用跟着父亲,结婚不用跟着丈夫,死了也不用跟着儿子”)以一个叛逆的女人出现在世界上。
郭沫若很清楚,《后汉书》、《董思妻传》等古籍记载得很清楚:蔡文姬被曹操用金壁辉煌从匈奴手中赎回,蔡文姬后来得到重用:其父蔡邕搜集的400多条资料被熟记,为日后文化事业的繁荣作出了贡献。于是,一个赞美曹操文学武功,赞美曹操重视人才和文化建设的时代主题在郭沫若的脑海里变得清晰起来。因此,在新历史剧《蔡文姬》中,郭沫若把文熙塑造成一个被曹操救活的“典型”,试图通过文熙回汉的故事,展现曹操的功绩、曹操的时代以及曹操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里程。所以三十多年前反封建个性解放的创作思想发生了变化,没有“爱情组合”的因素完全消失了。
在剧本中,我们可以看到,逃亡中的不顾一切地营救南匈奴左,最后成亲。文熙赢得了左的爱情,生下了一男一女,建立了幸福的家庭。时隔十二年,汉匈和好,曹操正在广纳贤才,努力培植文治。他看中了的文才,请她回来参与续汉书的编撰,并派人用一大笔钱赎回。这样看来,文熙属于韩的理由是充分的,也是高尚的。同时,通过历史剧情节的具体展现,也展现了像蔡文姬这样的爱国知识分子的崇高思想境界,他的另一个儿子与丈夫(妻子)离婚,“忧世而乐世”。剧作家郭沫若与蔡文姬有着相同的生活经历和苦难,只是时代不同而已。难怪他说,“蔡文姬就是我!是根据我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