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板的演变是怎样的?
七巧板又称“拼图”,是中国著名的拼图游戏。因其设计科学,构思巧妙,变化无穷,能激活思维,尤其能启发孩子的智慧,所以很受欢迎。在国外叫“唐图”,意思是“中国的画板”。
自公元1803年以来,由拼图拼成的图案已有上千种,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种,模仿人、动物或其他实物的图案,有趣味性,有一定的意境;第二种是用拼图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几副拼图,拼装出一些几何图形;第三,七巧板用于研究组合分析中的数学问题,因此它与电子计算机、编程技术和人工智能密切相关。
七巧板可以追溯到中国先秦时期每周并行计算的经典。当时,一个大正方形被切成四个相同的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后来从宋代的颜图发展到明代的蝴蝶图,再演变到清初的七字谜图。它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延吉”包括两个4X1的长表、两个3X1的中表和三个2X1的短表。这七张桌子可以根据吃饭的人数组合成不同大小和形式的实用桌子,比如三个人拼一个三角形,四个人拼一个正方形,六个人拼一个六边形...这样既方便大家吃饭,又气氛融洽。
“模具”是一个三角形和梯形表。用“蝶姬”拼出的图形比“艳姬”复杂丰富得多,可以形成亭、山、鼎、瓶、蝶等形状,变化无穷。《迭纪谱》是明代葛山所作。后来有人把酒席缩减到只有七块板,用来拼图。
七巧板传到欧洲,至今仍很受欢迎。大约1805,新中国儿童谜中有24块拼图是用一个木制拼图拼成的。随后,有关七巧板的书籍于1818年在法国、德国和美国出版。在这些书的序言中,都说这是一种消遣游戏,男女老少,达官贵人,普通人,都是咸宜,不会像其他赌博工具一样让你输钱。据说法国拿破仑被流放后经常玩拼图游戏来消磨时间。1978年,荷兰人JoosfElffers写了一本关于拼图游戏的书,收集了1600种图形,并翻译成多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