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水水库的人文历史

从黄石开车,走106国道,沿府河逆流而上。1多小时后,你会看到一座大坝巍然屹立:富水水库到了,阳新县历史文化底蕴最深的阳新村就在这里。阳信村的旧址是古阳信镇,是阳信县的发祥地。从三国到隋朝的300多年间,一直是阳新县和富川县的所在地。隋末,县令东迁兴国镇,此地改名阳新。1958年,国家修建富水水库,千年古镇阳信被淹没在水下。现在阳新村是移民村。村子依库而建,新建的街道整齐划一。全村人口2400余人,拥有柑橘生产基地1000多亩,年产柑橘约500吨。在2000多亩水面上养殖了鳜鱼、银鱼等10多种鱼类。有500亩山地,生产油茶、甜橙等经济作物。腊肉、竹笋、土鸡、水鸭等村里特有的土特产远近闻名,产品远销武汉、黄石、咸宁等地。我在阳信找的时候,看到路边有些房子写着“拆”字。原来,两条在建的高速公路大(清)广(周)和杭(周)瑞(李)将在这里交汇。很快,养心就会被更多的人知道。阳信之美,曾有人这样形容:五百里青山,自西而来;三百里富庶的河流,向东流去;8万亩水库,烟波浩渺;两千英里的国道,蜿蜒向南。富水水库水面8万多亩,总库容654.38+0.7.64亿立方米。坝内碧波荡漾,峰峦叠翠,山形风帆倒映水中,宛如一幅泼墨山水画;这里空气清新,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当地一位71岁的老人徐春义告诉我们,古代有“富江十景”之说,其中三景在阳信。村后有山,山石是红色的,看起来像公鸡的雄冠。当地人叫鸡冠台,是抚河第一景。另外两个场景也是山,叫牛头山和牛鼻孔,很像。此外,阳信周边1公里范围内,还有传说中的王宓山和王宓石;玄Nv洞与云峰山,一次九里,神秘莫测;还有传说中的钟山,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书法家兼大臣钟繇培育的,他用的是墨池。在富水水库附近的帘瀑山腰,有一个凤栖洞,洞内钟乳石栩栩如生,历代名人题字30余处。我们来到一个叫“地鼓”的地方,高高举起一块石头扔了下去,只听砰的一声,久久回荡。村民许说,“地鼓”下面应该还有一个大洞,否则不会做出这样的反应。阳信山川秀美,人杰地灵。陶渊明的祖父、东晋著名学者孟佳和宋代学者知望都是阳信人。孟佳的曾孙孟宗以孝顺著称。《二十四孝》中“孟宗哭竹生冬笋”的故事,讲的就是他。老徐曼春意还介绍,养心村有“五里三士,一家九举人”的说法。相传明朝时,杨信、徐玉泉、杨、郑宗学考上同一科。到了清朝,养心-郑家9个人都升了高中,这是一个美谈。我们找了一个当地的导游,乘渔船来到水库中间的牛头山寻找皇陵。牛头山的边缘长满了几米高的杂草。我们钻进茂密的杂草中,终于发现了一座古墓。只见碑文上写着“宋丽部左石郎乡王献质墓”,墓碑粗糙,没有年代记载。如果这个墓是真的,那么一代文人应该已经在这里埋葬了8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