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主要突出人性的问题吗?
在西方人性论中,大多数西方哲学家认为人性是恶的。弗洛伊德是心理学的创始人。你可以看看他的理论。古代西方的学者也对人、人性、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人是善的认识者和创造者;诡辩派认为人是文化的中心和创造者;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有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总之,在古代西方学者中,人有崇高的地位。然而,在中世纪欧洲的漫漫长夜中,人被淹没在上帝的阴影中,神性取代了人性,人成了上帝的奴隶。始于14世纪的伟大文艺复兴运动,在拨开中世纪的迷雾后,重新发现了“人”——一个从封建神学专制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的“个体”!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启蒙思想家指出,人是世界的中心,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这是文艺复兴的精髓。于是,欧洲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应运而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该承认资产阶级在这面旗帜下创造了一个新的文明时代。这可以说是资产阶级革命人生观的精彩历史篇章。
当然,西方思想家对人、人性、人性的研究不仅仅如此。他们也深入探索了人类自身的极端复杂性。值得关注的是,他们对人性和人性的二重性做了深刻的分析。比如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所以“他要么是超人,要么是轻蔑的丈夫”,或者“他只是动物,要么是神”。应该说,在当时,亚里士多德对人性的理解是相当深刻的。我们发现有些肤浅的学者后来带着偏见重复了这个深刻的思想,就是他们心爱的歌:“人是什么?半兽半天使。”但从看到人性和人的本质的复杂性和双重性来说,还是很有价值的。后来,一些西方思想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人性的复杂性,但相当一部分人对人性和人性的认识陷入了片面性比如,有人认为人天生贪婪,所以每个人都是恶棍而不是善良。这种观点当然是片面的,但它和中国古代认为人性本恶一样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