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贝土楼群的历史演变
承启楼以其规模之大、结构之独特、布局之精彩而备受瞩目和赞叹。
承启楼由祖江集成(1635-1719)建造,耗时81年,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竣工。81年期间,夯筑时天气完美,都是理想的天气。为了感谢上帝的帮助,当地人称之为“天助楼”。当时永定郡的曾九寿(清康熙四十六年至五十年任永定郡)与李世茂、吴菲等一起,参观了承启楼,都对蒋济和的魄力和成就赞叹不已。曾九寿向他赠送了一块“民族之光”的金匾。这块牌匾仍然保存完好。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为城七楼题写了“我家”的匾额。公元1950年,刘敦桢教授主编的《中国民居概论》一书将承启楼作为客家民居建筑的一个案例进行了介绍,从而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世界认识永定土楼的源头。19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比利时专家史蒂文斯·安德烈在参观了承气楼等土楼后,在留言簿上写道:“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地建筑模型。”台湾省桃园小人国和深圳锦绣中华展出承启楼模型供游客观赏。1981年,承启楼被国家文物局编入《中国名胜古迹词典》。1986年,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中国民居”邮票,“福建民居”采用承启楼设计,被日本评为当年世界民居最佳邮票。承启楼以其雄伟、奇特、古朴而被誉为“圆楼之王”。2001年5月,承启楼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7月,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高贝土楼集团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