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气候的冷暖干湿总趋势是怎样的?

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气候变化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兴趣。满志敏利用文献物候资料研究了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了气候影响的均匀性原理、限制因子原理、同步性原理、人类影响的差异性原理和方式、生物对气候变化响应的不对称性原理等基础理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22]在历史时期,中国北方的农业经济经历了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倪认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除了社会因素外,气候变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是非常重要的原因。[23]王晖利用古土壤学的新研究成果、先秦时期的古文献和出土的古文字资料,考察了商代末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环境,认为商代后期的干旱气候和饥荒是周武王商人的直接导火索,导致了商周时期的改朝换代。[24]秦冬梅认为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气候异常时期,表现为冷暖、干湿的异常变化,各种自然灾害的次数增多。这种异常的气候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歉收,间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程度。[25]王在上海开发了大量的孢粉样品。

研究发现,全新世以来,上海和杭州的气候变化经历了多次波动,表现为5个冷期和4个暖期。[26]

中国是一个洪灾频繁的国家,水和生态环境问题必然会引起研究者的关注。范和方英凯撰文讨论塔里木河的水资源问题。范文指出,在气候极其干燥的塔里木盆地,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水资源的消耗从自然生态变为人工绿洲生态,从而改变了生态环境。变化规律如下:荒漠化与绿洲并存,互为消长,“人进沙退”,“沙进沙退”,沙进沙退;随着上游灌区引水力度的加大,人工绿洲已由原来大多分布在河流下游的三角洲推进到山前平原,面积不断扩大,改善了这里的生态环境。在河流中下游,由于水量减少、古绿洲灭绝、自然植被退化、荒漠化扩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然而,由林地、草地和天然水体组成的沙漠与绿洲过渡带不断缩小,保护功能不断减弱,形成了沙漠威胁绿洲的严峻局面。[27]文房总结了历史上塔里木河下游五次改道造成下游生态环境剧变和绿色走廊衰落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保护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18措施。[28]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炎黄子孙的灾难河。学者们特别关注黄河及其生态问题。王星光写了一篇文章讨论历史时期的“黄河清”现象。他指出,黄河清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发生。只有在流域出现持续干旱少雨、冬季过于寒冷、地震等异常情况时,才会出现这种现象。黄河清是干旱和黄河断流的前兆。同时与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交织在一起,成为一种奇特的文化和社会现象。[29]王尚义对黄河下游水灾的环境后果和中游河口至龙门之间的土地利用提出了新的看法:东汉水灾发生频率高于西汉,灾情更为严重;东汉时期,河口镇与龙门之间的农耕人口减少了90%以上。和整个黄河中游一样,大量的游牧民族迁入这一地区。原始游牧极大地破坏了自然植被,这是东汉黄河下游洪水频发的主要原因。[30]有论者论述了黄土高原人为水土流失的历史根源及其防治对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31】张建民利用汉中、兴安府所存碑刻资料,考察了晚清陕南堰渠水利的变迁及其原因,分析了晚清该地区以洪水为主的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32]

王建阁论述清代大清河的治理。太行山区森林植被破坏加剧,导致永定河、子牙河水土流失加剧,泥沙量增加,是造成大清河洪水的关键原因。清政府为了减少水患,重点修建了永定河、子牙河的坝系,使水变清变浑,其治水过程凸显了专制王朝由紧到松的特点。[33]郭声波论述了历史上四川(包括重庆)的土地资源利用、土壤侵蚀以及农用地开垦与土壤侵蚀的关系,认为土壤侵蚀与耕作方式有关,土壤侵蚀程度与农用地开垦面积和开垦指数之间存在函数变量关系。[34]张放撰写了《清代南方山区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一文,提出山区发展要走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35]徐怀林还分析了江西近代以来的水旱灾害及其与生态环境相关的问题。[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