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贺兰山岩画导游词

宁夏贺兰山岩画导游词(4篇合集)

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经常需要写导游词,导游词是说明当地基本情况、介绍当地风土人情的文章。怎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宁夏贺兰山岩画的导语,仅供参考。让我们看一看。

宁夏贺兰山岩画导游词1各位游客,

在银川的西北部,有一条雄伟陡峭的山脉。它的峰峦起伏,一批批奔腾的骏马从东北向西南驰骋在银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之间。这是贺兰山。

“贺兰”一词来源于蒙古语,意为骏马。贺兰山又称阿拉善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阿拉善盟之间,是宁夏和内蒙古的分界线。山脉南北方向绵延250多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最宽处60公里。它崛起于茫茫大漠,北接乌兰布沙漠,南接威宁北山,西接腾格里沙漠,东临银川平原,犹如银川平原的一道天然屏障。

整个贺兰山有46座山峰和38个较大的山口。贺兰山平均海拔2000多米。“贺兰山五百里,天高任天高”,是对冯敖包疙瘩的赞美。它的海拔3556米,远高于中国的五岳。敖包疙瘩是蒙古人在贺兰山山顶用石头堆成的“敖包”,是他们祭祀神灵的地方。他是贺兰山顶峰的象征。贺兰山主峰由此得名。

贺兰山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为银川平原发展成为“江北”做出了突出贡献。它不仅是中国境外流域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山体的阻挡不仅削弱了西北高山气流的东进,阻止了湿润的东南季风向西推进,还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东西部气候差异较大。贺兰山也是中国草原和沙漠的分界线,东部是半农半牧区,西部是纯牧区。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贺兰山一直都是刀光剑影。它位于中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过渡地带,民族迁徙十分频繁。历史上是游牧民族到达中原的重要屏障,素有“北方之保障,大漠之咽喉”之称。众多的谷口,和平时期是贸易运输的要道,战时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代诗人王维右在一首诗中写道:“战云密布,贺兰山下,羽林阁越来越近。”用“阵如云”“羽亭渡”的形象描述了激烈的战争场面。岳飞在《满江红》中的名句“乘长途车,破贺兰山阙”,也激励了很多热血男儿上战场报国!

贺兰山动植物和地下矿产资源丰富。约有670种植物,其中许多是贺兰山特有的,如岩黄连、飞燕草、丁香、贺兰棘豆和普通小麦。此外,还有云杉、油松、杏、桃等果树和灌木,是宁夏三大林区之一。

贺兰山共有野生动物170余种,其中蓝雉、马鹿、麝、盘羊、猞猁、黑斑羚、鹤等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蓝雉是我国特有鸟类,仅分布于宁夏贺兰山,1983被定为宁夏鸟类。山下有丰富的煤、锰、铁等矿产资源,山中还有丰富的贺兰石,是制作动量工艺品的宝贵原料。

贺兰山历史悠久,钟灵有许多迷人的景点,如避暑胜地小郭钟口风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贺兰山的岩画,以及文化价值很高的西夏古塔——白寺口双塔等等。游客可以欣赏到这条古老山脉的自然、历史和人文魅力,这将令人难忘。

请随我从苏峪口北侧进山,参观有“游牧艺术画廊”之称的贺兰山岩画。

我的家乡银川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她之所以美丽,是因为雄伟的贺兰山阻挡了腾格里沙漠的东进“入侵”,为银川打造了一道天然屏障。我给你讲讲贺兰山吧!

贺兰山的景色一年四季都很迷人。春天,贺兰山上的树芽探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世界。山上的雪渐渐融化,雪水汇成一条小溪,流满了泉水。岩羊三五成群。有的在溪边自由漫步,有的在追逐嬉戏,有的在喝水,有的在溪边欣赏自己美丽的倒影。夏天,贺兰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远远望去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各种不知名的花正在绽放,它们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秋天,贺兰山成了“黄金宫殿”。树叶变黄了,一阵秋风吹过,落叶在森林里翩翩起舞。看,一把把金色的小扇子在空中扇动,像伞在空中旋转,像金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人们被这迷人的景色所吸引,停下来欣赏落叶的优雅魅力。

冬天,一场大雪过后,贺兰山换上了银袍。白桦、山杨、云杉等树木在雪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妖娆,松柏更显翠绿。他们像勇敢的战士一样在寒风中傲然挺立,为贺兰山保驾护航。

贺兰山也是一个天然的宝库。这里盛产的贺兰石是宁夏五宝之一,贺兰山的紫蘑菇也是我们餐桌上的美味。如果你也喜欢贺兰山,请到这里来欣赏它的美丽!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来到宁夏贺兰山岩画景区。贺兰山岩画景区(贺兰口)距银川市区约50公里。贺兰山是古代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生活和狩猎的地方。他们在贺兰山的岩石上雕刻生产生活场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再现了当时的审美、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现存岩画20多幅。最具代表性的是贺兰口岩画。贺兰山岩画是中国游牧民族的美术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科研旅游示范基地。

各位朋友,贺兰山的岩画是古代活跃在这一地区的羌戎、石悦、匈奴、鲜卑、铁勒、突厥、党项等民族的杰作。贺兰山岩画春秋至西夏时期主要分布在石嘴山、贺兰山、青铜峡、中卫、中宁等地。不同地区的岩画,内容和形式都不一样。如石嘴山地区以森林草原居住者为主,岩画以山羊、岩羊、狼为主。贺兰山区多以各种人形头像为主;青铜峡、中卫、中宁的岩画以草原居住者放牧、山羊为主。在贺兰山的白芨沟等地,还发现了一幅彩绘岩画,主要有骑马打斗、山羊、马等动物的图形。彩绘岩画的发现为贺兰山岩画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形式。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了贺兰口。贺兰口位于贺兰县金山乡,贺兰山中段。山势险峻,海拔1.448米,俗称“火口口”。山口风景优雅,峰峦叠嶂,泉水汩汩流出沟外。大约有1000幅单独的岩画分布在山谷两侧绵延600多米的岩壁上。贺兰口岩画的艺术造型粗犷豪放,构图简单,姿态自然,写实性强。人头占一半以上,其次是牛、马、驴、鹿、鸟、狼等动物。人头的图片简单又奇怪。有些人头上有角,有些人有羽毛,有些人戴尖头或圆顶帽。表现女性的岩画,有的戴着头饰,有的盘着发髻,婀娜多姿,再现了几千年前古代女性对美的追求。有的耳朵大,鼻子高,面部多毛,有的嘴里有骨头,有的脸上有条纹或弧线,有的五官像站立的人形,手臂弯曲,两腿叉开,腰上插着一把长刀,显示出图腾巫师的造型形象。贺兰山岩画的动物图形构图粗犷、生动、逼真。有奔跑的鹿、角突出的岩羊、飞马、摇尾巴的狗、鸟的形象和野兽的形象、一些人的手和太阳的图画,以及原始宗教活动的场景。根据岩画和西夏铭文分析,贺兰口岩画为不同时期雕刻,多为春秋战国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所作,也有其他朝代和西夏时期的画像。雕刻方法有凿刻和磨刻两种:凿刻痕迹清晰,描写浅显;打磨方法是先凿后磨,线条粗,沟槽光滑。贺兰口的岩画为我们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和习俗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文物。

各位游客朋友,在贺兰山数万幅岩画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头出现,这本身就是一个谜。然而,岩画中的汽车形象却带来了另一个谜。美籍华人历史学家许倬云曾说:“公元前2000年,西亚、南亚、东欧和北非的民族迁徙非常频繁,这些民族的迁徙伴随着战车的传播,是在这种背景下传入中国的。”显然,没有正式的文献作为他提法的例子,而岩画可能提供一些线索:沿着一条岩画从欧洲到亚洲的道路,我们会发现这也是一条战车传播的道路,车辆的形状出现在进入中国后的天山、祁连山、贺兰山、阴山的线路上。殷商时期北方的战车性能优于中原。姜子牙帮助进攻时,派大将南宫石“请八百车骑于戎”。这些来自北方戎人的战车在消灭殷商政权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贺兰山地区属于当时戎人居住的地区。在整个中国岩画的分布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贺兰山是岩画中车辆图像出现最接近中原王朝的地区,这很可能不只是巧合!

亲爱的朋友们,现在让我们参观银川世界岩石艺术博物馆。该馆位于贺兰口岩画景区,建筑面积4106平方米,展览面积2000平方米。整个岩画博物馆主要由序厅、中厅、世界岩画展厅、中国岩画展厅、贺兰山岩画展厅、原创艺术展厅、专题展厅、岩画信息中心八个部分组成,并附设报告厅、专家研究室、修复室。集中展示全球31个国家和200多个地区与岩画同时生产的546件最具代表性的精品岩画、拓片、脱模复制品、油画仿制品、实物和艺术品原件。

宁夏贺兰山岩画导游词4亲爱的游客:

在银川的西北部,有一条雄伟陡峭的山脉。它的峰峦起伏,负载着多匹奔马,从东北到西南在银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之间疾驰。这就是著名的贺兰山。

“贺兰”一词来源于蒙古语,意为骏马。贺兰山又称阿拉善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阿拉善盟之间,是宁夏和内蒙古的分界线。山脉南北绵延250多公里,货物宽20-40公里,最宽处60公里。它崛起于茫茫大漠,北接乌兰布沙漠,南接威宁北山,西接腾格里沙漠,东临银川平原,犹如银川平原的一道天然屏障。

整个贺兰山有46座山峰和38个较大的山口。贺兰山的平均海拔在20__米以上。“贺兰山长五百里,天高云淡”,这是对最高峰敖包疙瘩的赞美。其海拔3556米,远高于中国著名的五岳。敖包疙瘩是蒙古人在贺兰山山顶用石头堆成的“敖包”,是他们供奉神灵的地方。他是贺兰山顶峰的象征。贺兰山主峰由此得名。

贺兰山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为银川平原发展成为“江北”做出了突出贡献。它不仅是我国流域外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节性天气和非季风性天气的分界线。山体的阻挡不仅削弱了西北高冷气流的东进,阻止了湿润的东南季风向西推进,还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东西部气象差异较大。贺兰山依然是中国草原与荒凉的分界线,东部是半农半牧区,西部是纯牧区。

贺兰山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以来都是刀光剑影。它位于中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过渡地带,民族迁徙十分频繁。历史上是游牧民族到达中原的主要屏障,素有“北方之保障,大漠之咽喉”之称。众多的谷口,和平时期是商业交通要道,战时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代诗人王维右在一首诗中写道:“战云密布,贺兰山下,羽林阁越来越近。”激烈的战斗场面以“云阵”和“羽亭交叉”的形象刻画。岳飞在《满江红》中的名句“乘长途车,破贺兰山阙”,也曾激励过许多热血男儿上战场,报效国家!

贺兰山有丰富的动物和地下矿产资源。植物约有670种,其中许多是贺兰山特有的,如岩黄连、飞燕草、丁香、棘豆、狐尾藻等。此外,还有云杉、油松、杏、桃等果树和灌木,是宁夏三大林区之一。

贺兰山野生动物170余种,其中蓝雉、马鹿、麝、盘羊、猞猁、黑斑羚、鹤等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蓝雉是我国特有鸟类,仅分布于宁夏贺兰山,1983被定为宁夏鸟类。山下有丰富的煤、锰、铁等矿产资源,山中还有丰富的贺兰石,是制作动量工艺品的宝贵原料。

贺兰山历史悠久,钟灵有许多迷人的景点,如避暑胜地小郭钟口风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贺兰山的岩画,以及文物价值很高的西夏古塔-白寺口双塔。游客可以欣赏到这座古老山脉的矫情之美、历史之美和人文风范之美,一定会令人回味无穷。

请随我从苏峪口北侧进山,参观有“游牧艺术画廊”之称的贺兰山岩画。

其他景点:?

游客们,贺兰山的岩画记录了贺兰山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有1000多幅岩画,散落在北起石嘴山,南至中卫,长达250多公里的十几个山口,单个图案就有20000多幅。贺兰山口是岩画众多的山口之一。

从苏峪口向北走5000米左右,就到了贺兰口。可以看到,在山谷两侧绵延600多米的岩壁上,分布着300多幅贺兰山岩画。岩画的主题具有普遍性,从表现太阳、月亮和宇宙到描绘动物的脚和脚,还有狩猎、放牧和跳舞的情况。岩画的艺术造型粗犷奔放,构图简单,具有奇特的意境和艺术价值。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各种人脸。很多人的面部形象很简单,大部分都有眉毛、鼻子和嘴巴,但就是缺少一双眼睛,这可能与作画的人的习俗和信仰有关。还有一个有趣的场景令人回味无穷,那就是人脸上有一个看起来像破碎的人的图形,手臂扭曲,双腿叉开,腰上插着一把长刀,呈现出一个以巫师为图腾核心的雕塑形象。这种独特的崇敬和敬仰,在其他岩画中并不多见。

脸型岩画中的人,有的头上有角,有的有羽毛,可能是狩猎时装逼的一种表现;有些人还戴着尖头圆顶帽。表现女性的岩画,有的戴着头饰,头发挽成发髻,优雅美丽,再现了几千年前古代女性对美的追求。另一些则表现出生活的欢乐和情趣,或脸上长着大耳朵、高鼻子、长毛,或嘴里含着骨头,这可能是人们庆祝狩猎和丰产时跳舞的情景。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岩画,如奔驰的鹿、一对凸出的岩羊、长鬃毛的骏马、摇尾巴的狗和鸟,都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据考证,贺兰山岩画并非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作品,其延续时间可能长达20__年。许多居住在贺兰山的古代民族相继而来,独特地实现了这个艺术画库。岩画是“艺术心态的记录”,它们在其中表达自己的感情、欲望和信仰。岩画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先秦至汉代匈奴游牧部落所作;二是五代至西夏建国初党乡游牧民族所写。狩猎和工作后,他们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习俗,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现在,这些石头的史书已经成为艺术文明的宝贵遗产。宁夏贺兰山岩画导游词范文(三)

贺兰山岩画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在古代,贺兰山是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生活和狩猎畜牧业的地方。他们在贺兰山的岩石上雕刻生产生活场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再现了当时的审美、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现存岩画20多幅。最具代表性的是贺兰口岩画。岩画分布在贺兰山南北总长250多公里的10多个山口。在贺兰山的树林口、黑石峁、贵德谷、贺兰口、苏峪口、灰灰沟、岔气口、西樊口、口子门沟、双龙山、黄羊山、苦井沟等地发现了20多幅岩画,共计1万多幅。

这是自古以来就活跃在这一地区的羌戎、石悦、匈奴、鲜卑、铁勒、突厥、党项等民族的杰作,大致在春秋战国至西夏时期。贺兰山的岩画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内容:石嘴山地区以森林草原居住者为主,如山羊、蓝羊、狼等形象;贺兰山区多以各种人形头像为主;青铜峡、中卫、中宁的岩画以草原居住者放牧、山羊为主。在贺兰山的白芨沟等地,还发现了一幅彩绘岩画,主要有骑马打斗、山羊、马等动物的图形。彩绘岩画的发现为贺兰山岩画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形式。贺兰口距银川市区50多公里,位于贺兰县金山乡,贺兰山中段。山势险峻,海拔1448米,俗称“火口口”。山口风景优雅,峰峦叠嶂,泉水汩汩流出沟外。大约有一千幅单独的岩画分布在山谷两侧绵延600多米的岩壁上。画面艺术造型粗犷浑厚,构图简洁,姿态自然,真实感强。总数的一半以上是人头。其次是牛、马、驴、鹿、鸟、狼等动物图形。

人头的图片简单又奇怪。有些人有角,有些人有羽毛,有些人戴尖的或圆顶的帽子。表现女性的岩画,有的戴着头饰,有的盘着发髻,婀娜多姿,再现了几千年前古代女性对美的追求。有的耳朵大,鼻子高,脸上有毛,有的嘴里有骨头,有的脸上有条状纹或弧线。还有几个五官像站立的人形,手臂弯曲,双腿叉开,腰间别着一把长刀,表现出图腾巫师的造型形象。

动物图形构图粗犷、生动、逼真。有奔跑的鹿、角突出的青羊、飞马、摇尾巴的狗、鸟的形象和野兽的形象、一些人的手和太阳的图画以及原始宗教活动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