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京剧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清朝光绪年间(1876)的《申报》上。在历史上,它曾被称为皮黄、黄儿、黄强、京剧、京剧、评剧和国剧。其前身是徽州班,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调、高音调、黄儿为主。从乾隆到道光55年的徽州班。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浪亭(著名月官)为首的第一批徽州班(三清班)进京参加乾隆八十寿辰庆典演出。《扬州画舫录》记载:“高浪亭入京,以安庆花部、京秦二腔,班名三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杨茂建《中国梦》也说,“而三庆先于四庆。乾隆五十五年,高宗在独住八万年时,称为三庆徽?是徽班的鼻祖。”

后来很多徽州班陆续去了北京,比较有名的有三清、四喜、春台、和春。虽然和春创建于嘉庆8年(1803),晚于三清13年,但后人仍称其为“徽州四班”进京。在乾隆和嘉庆年间,北京作为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不仅是达官贵人的天堂,而且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设立行会和商行。来自四面八方的艺术家聚集在这里,满足皇室、官员、商人和居民的文化娱乐需求。在北京的舞台上,昆曲、京剧、秦腔三足鼎立,相向而行。徽班到北京后,首先致力于“京秦合璧”,充分发挥其博采众长的传统,广泛吸收秦腔(包括部分京剧)的剧种和表演方法,同时继承众多昆曲及其舞台艺术体系,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