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认识是可考的?
我们了解历史。结果正确吗?我们怎么知道自己对历史的理解是对是错?这些都是和历史认识有关的问题。历史认识的对象是“历史”。“历史”是过去的事,过去的事一去不复返,无法证实。换句话说,历史认识的对象——“历史”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对象。这个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个度和客观性。所谓一度,是历时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所谓客观,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实。无论你承认与否,无论你意识到与否,无论你现在感知到与否,都无法改变它的客观现实。正是“历史”的这一特性,使得历史认知的理论问题大伤脑筋,历史学家对历史属性的认识也导致了诸多分歧。
强调历史客观性的历史学家认为,历史的存在是客观的,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是历史义不容辞的责任。历史是公正纯粹的客观知识,历史是科学。强调历史单一性的历史学家认为,历史一旦发生,就永远不可能重演。你怎么知道你写的历史和历史现实是一致的?史家写的历史包含史家的主观因素,史家写的历史不可能是纯粹客观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产生较大影响的相对论史学、历史不可知论和后现代史学,大都强调历史的这一特征。
其实说起来,这两种观点都是有道理的,也是片面的。他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截然不同。第一种观点看到了历史的客观性,却忽略了它的单维度性和历史认识的特殊性。第二种观点看到了历史的单一性,过分强调历史学家的主观因素,否定史料中所包含的历史真实,实际上是否定历史的客观性。这两种观点看似截然相反,但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转化的。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典型。1902年,梁启超撰写《新史学》,提出“史家是叙述人群进化现象并得出其公理者”。认为历史的最高目标是寻求“公理”,这里的公理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历史规律”。20年后,他在南开大学做中国历史研究法讲座时,给历史学(其实就是历史学)下了一个定义:“什么是历史学家?”?描述人类社会连续活动的方面,查其总成绩,找其因果关系,作为现代普通人活动的参考。”这时,他也看到了历史研究项目和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的区别,并指出了三个区别。但这并不妨碍他承认历史的因果规律。在对历史的认识上,他告诫史家要“采取一种平衡的态度,极其忠实于收集史料,极其忠实于叙述史料,使其本来面目”。这说明他对历史的科学性还是充满信心的。一年后,在文化史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上,梁不再坚持历史有因果律。他说,“我去年写的《中国史研究法》中的定义,就包括了‘求其因果关系’这句话。我最近仔细阅读了李嘉图的著作,反复研究,发现这句话是完全错误的。”他回顾说,“我写《历史研究法》的时候,真的被这个问题烦到了。我对历史的因果非常怀疑,不敢对他不屑一顾。“他认为历史没有共性,历史不一定是进化的,归纳法只能适合史料的整理。这样,他最终否定了历史的科学性,陷入了历史认识论的混乱和矛盾之中。过去在评论梁启超的史学思想时,常以“浅尝易变”和倒退来批判他,并将原因归结于他的阶级属性。现在看来,这样的批评有些简单化了。不可否认,梁启超的每一个论断都是他认真思考的结果。他之所以困惑,一是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二是历史认识问题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历史认识涉及到三个相互影响的方面:客观历史现实、史料和历史研究者。这和自然科学研究不同。自然科学工作者可以对研究对象进行反复观察和实验。研究者可以直接观察研究对象。历史研究者所研究的历史过程是不可重复的。大多数情况下,历史研究者无法亲眼看到客观的历史现实。如果他们想了解历史现实,他们必须通过史料,历史现实遗留下来的遗迹。也就是说,史料是历史研究者了解历史现实的中间媒介。历史的研究为其他学科的研究增加了一个元素。这就是历史研究比其他研究更特殊的地方。
历史研究的第一步是收集史料,其次是整理史料。史料可以分为很多种,实物资料、文字资料、口碑资料等。史料不等于历史真实,史料只是历史真实的一部分。历史实际上是活的,是人类的一种自觉活动,而史料作为其遗迹是死的。历史真实是客观的,而史料包含了历史叙述者的主观因素。比如,有些史料对历史现实的某一方面叙述详细,而对另一方面却略有所指;一些历史叙述者故意篡改甚至篡改史料,这就要求历史研究者尽可能完整地收集史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鉴别、整理和考证,使历史研究建立在可靠的史料基础上。
历史研究包括几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史实的考证。第二个层次是根据历史事实找到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从而描述或再现历史过程。第三个层次是通过大量的历史现象来归纳和推断历史变化的一般原理。第一个层面最能体现历史的实证特征,历史研究者要充分运用逻辑思维。第二个层面说明历史包含艺术因素,历史研究者要运用形象思维。陈寅恪说:“我们今天能依靠的材料,只是当时留下的最小的一块。如果我们想利用这个残留的碎片来一窥其整体结构,就必须让艺术家们准备好欣赏古代绘画和雕塑的眼光和精神,然后古人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意图和对象。”这句话说明了形象思维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但历史研究的形象思维不同于艺术创作的形象思维,要在史料的基础上合理想象。第三个层次要求历史研究者既要有逻辑思维,尤其是抽象思维,又要有辩证思维。在这个层面上,史学的性质与其他科学并无不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历史已经是过去式了,不能再“实践”了。如何通过实践检验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这个原理不适合历史理解吗?答案是否定的,历史认识的检验还是遵循这个原则,但是有自己的特点。历史知识的真实性需要通过历史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实践来检验。这包括很多层面,比如对史料的考察。有些错误或认识上的差异,是由于史料不足或史料不足造成的。比如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还是孙膑?漫长的诉讼。同时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分歧一下子就解决了。史料的考查属于历史研究实践的范畴。人类历史是连续的,基于正确历史认识的改造社会现实的计划会推动社会发展,否则就会出现相反的结果。从这一点也可以证明历史认识的正确性,这是对社会实践水平的考验。
历史认识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它需要经历反复的认识过程。历史知识的真实是相对的,但随着史料的丰富,历史观的进步,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新的知识总会更接近历史真实,相对真实也会更接近绝对真实。历史认识也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统一。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研究和借鉴历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