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佛茶的发展历程

相传晋代葛洪住在普陀山,独自坐在洞井里。他曾用“仙井”煮普陀茶,彻夜饮茶写书。至今,仙人井遗迹犹存。普陀茶自诞生之日起就与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佛茶”的名称比较晚,具体年代无法考证。追溯普陀山“佛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中国盛唐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据《普陀县志》记载,普陀山产茶历史悠久,盛于宋代。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茶文化高度发展并迅速成熟,庙堂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开始,中央王朝就开始照顾普陀山的僧人伙食。为了表示对观音大师的虔诚,皇帝派人进香,并不断地将周围的田地分配给僧侣。据史料记载,宋嘉定七年(1214)至泰四年(1327),朝廷赐普陀寺官田3093亩,山l000亩。宋淳八年(1248),李宗发函免除全山租役,永久农田560亩,山地l607亩。除了为斋戒提供食物,僧田的一部分还被用来种植茶叶。除了供奉佛茶,少数还用来祭拜客人。

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三月十五日,文学家石随程秀夫从鄱阳前往普陀,并在佛寺题写“留碑报陀寺”:“盼绍兴三月...沈家门划船,风中吊座,等等。第二年的早上,我去阴超洞向观音菩萨致敬,然后我就沉默了。香沏了茶,但碗的表面只是浮着花...有个比丘指着太阳:岩顶有个窦,可以嘲弄。爬起来期待,瑞祥突然出现了。金色的光芒,清澈的眼睛。他们看到同样的东西,但郝看到他的牙齿洁白如玉。”阴超洞位于岛东南的紫竹林寺外。两侧悬崖高约10米,深30余米。洞脚插入海中,外宽内窄,岩顶有洞。它被称为“天窗”。洪涛打春日夜,声如惊雷。遇到大风,窗外浪花飞溅,像巨鲸喷水,据说是观音灵的存在。石昊也是南宋三大著名史学家之一(石昊、史、史松之),为人正直。后来,他因在宋孝宗时期冤狱著名抗金名将岳飞而名扬朝野,永垂不朽。石昊曾在舟山任常国伟,其踪迹在普陀山的几本书中都有记载。这次上山,他和他的朋友程修福一大早就来到了阴超洞。这个山洞非常荒凉,没有什么可看的。石昊在阴超洞烧香,向佛陀敬茶,只看到一朵漂浮的花。饭后,在和尚的指引下,我爬上了岩顶的山洞去拜谒,有幸看到了观音大师的模样。

元朝皇帝信佛,普陀山作为观音的道场,地位至高无上。朝廷经常给米和尚烧香,给和尚割舟山岛和宁波天山。如元代大德五年(1301),蓟县学士张鹏山将四千多亩田地、土地、山川赠予普陀。而同伴则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赵孟頫。再如清皇二年(1313),太后派使臣进山进香,命江浙钱庄存钞868锭,买田三顷,赠给宝陀寺。这些官方援助是历史上普陀山佛教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僧田有斋饭食,有植茶,佛茶生产不断发展。但是元朝的寿命很短,没有留下任何史料。宁绍将军侯受万历之问,在《游不陀罗家山》一书中写道:“三四里,日行千步沙。有一个大智慧的和尚,从五台山来,卓Xi就住在这里,在这里谋生,寺后山顶有泉。大智慧命弟子引他过竹,茶甚香。”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九月十六日,明太祖朱元璋上书废团茶,改为贡茶。饼茶被散叶茶所取代,唐代煮茶、宋代饮用的方法改为沸水冲泡叶茶的方法。品茶饮茶艺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开启了千古清饮之源。明人称这种饮法为“简而不俗,可谓茶之真味”。侯的这段话,反映了当时普陀山寺庙里喝佛茶的方法。

据明代学者李日华《紫涛轩杂记》记载:“普陀老僧留有茶裹小白岩,白绒叶,无色叶。徐夤感觉凉爽,渗透到心脏和肠道。和尚云,这石头才五六斤大,供奉(观音)大士,和尚得啜。”这说明普陀佛茶只是用来供佛的,连和尚都不能享用,可见其珍贵。时不时有和尚来云里普陀游玩,在《苏庵访禅师牧场主》诗中写道:“我是百花林中的道士,方才进香。陡崖切千年石,古树锄云。舌翻潮谈妙意,鸟挥云笑空花。相逢洗我尘色,夜烧雪沏茶。“郎澈禅师用积存的雪水来泡茶,也让人想起红楼梦里妙玉在存放多年的梅花上扫的雪水泡茶。当时和百花寺主人一起写诗唱歌的文人很多,著名作家屠龙就是其中之一。普陀的佛教高僧爱喝佛茶,雅人们爱茶爱壶,茶具收藏也很丰富。据《中国历代宜兴紫砂大师年谱》记载,普陀山百花寺的前两位住持于光如曜和郎车朱零,是靠收藏金石学、书法、绘画和把玩茶具,尤其是茶具发家致富的。

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89),屠龙居山编《布多山志》时,将安堂沏茶会客的茶馆命名为“静室茶烟”,列入普陀山十二景之一,并写诗一首:“晓晓古寺白烟满,童子烹茶作石锅。不知门外骤雪,海天低冻云平。”干净利落地品尝寺内香浓的热茶,甚至忘记了外面的冰冻,可见当时寺内以佛茶待客的习俗。普陀佛茶的正式名称是贡品,但直到清朝光绪年间才开始。《普陀珞珈山志》(1999)载:“百花顶后茶山茶荷,皆为贡品。清光绪问,寺方丈得知后,请官堂裁革。”以前普陀山的产权大多属于寺庙。清朝时,朝廷规定普陀山寺庙安堂负责管理茶山,收取贡茶。山上从事茶叶生产的僧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规定只采一季茶。谷雨前后,天气高深莫测地采摘鲜叶,把鲜叶交给茶僧,再用手炒熟。像圆而不圆的蝌蚪,像螺而不螺,上品精选,藏于银盒中,方丈入贡朝廷,供达官贵人享用。剩下的装在中国铁罐的小盒子里,高价卖给香客。但到了光绪年间,由于贡茶一年要几百块钱,法雨寺方丈得知此事,上报至直廷官员陈宫,使贡茶被“砍”,山民感激涕零。贡茶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名声却经久不衰。

民国时期,由于普陀山渡口的通航,香客和游客大大增加,对佛茶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从而促进了佛茶的发展。1915普陀山佛茶荣获巴拿马博览会银奖,扩大了国际影响力。新中国成立后,普陀山佛教茶园大规模扩张,建立了茶园。然而,60年代的文革给普陀山造成了另一场灾难。观音佛像几乎100%被砸。除了40多个老弱病残无家可归的人,寺院里的僧尼都被允许入住。绝大多数僧侣被送回原来工作的地方,许多人被迫回归世俗生活。一位游客曾写下一首诗:“令人震惊的是普陀破碎了,而南海的观音只是名。一千妙物化为粪,三百禅林空。盘陀龟石空相对,紫竹潮声幸声。小佛垂眉去正殿,和尚悲吟。”普陀山佛教遭受毁灭性打击,佛教茶会也中断。直到1977,浙江省才提出要有计划地恢复和发展名茶生产,普陀山佛茶就在其中。1978,普陀县农林局、县土产公司组织人员在桃花公社普陀山林场、茅山大队茶场恢复佛茶试生产,并邀请茶学家唐立新等人进行指导。1979,普陀县请来江苏碧螺春的名茶老师教技术。通过改进工艺,形成了独特形状的“佛茶”,正式命名为“普陀佛茶”。

1980后,普陀山佛茶恢复生产,开始正式对外销售,普陀山佛茶发展达到顶峰。1981在首届浙江名茶评选中被列为浙江省八大名茶之一。1983被授予浙江省“名茶证书”。

现代普陀山佛茶的名气日益扩大,产地和产量也在逐年增加。1984年茶园只有2公顷,1991年已扩大到24公顷;从65438年到0992年,茶园面积扩大到33.3公顷,佛茶产量达到2800公斤。销售市场已遍布欧洲和中国各大城市。

普陀当地政府一直将佛茶作为效益农业的主要产业。先后成立了普陀茶叶协会、佛教茶文化研究会,注册了普陀佛茶原产地证书。通过积极实施普陀佛茶名牌战略,有力地促进了茶叶特色产业的发展。同时,以佛教茶文化建设为载体,积极参加各类茶文化节、展销会、农博会等。,组建专业的佛教茶艺表演团队,全面推广普陀山佛教茶文化,深化普陀山历史文化专题研究,开发普陀山佛教茶艺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