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历史渊源

对联又称对联,是挂在或贴在墙上、柱子上的对联。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与骈文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骈文起源于汉代的曹植,成熟于南朝的梁陈,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其特点是用偶词,相向而行,服和而成韵,辞达而远。有学者说对联是“骈文的后代”,颇有见地。

初唐形成的律诗,句式工整,和对联的写法一样。六朝以后兴起的律赋,强调声韵和谐,对仗工整。这些诗的上下句,很多本身就是对联。不管是五言律诗还是七言律诗,每个大写都有八句,其中第三、四、五、六句一定是相对的。这种诗风从唐代到现在,被人们沿用了一千多年。对联来源于以律诗为代表的对偶体。因此,也可以说对联是初唐时期律诗、韵文的派生物。

从对联的发展史来看,它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兴盛于诗歌日渐衰落的清代。据说中国的对联最早出现在春联上。春联由“符涛”转化而来。符涛大约产生于秦朝。在两块深红色的桃花心木板上,写着“申屠”和“雷宇”,或者画上两个神来辟邪和祈求幸福。随着骈文的出现和律诗的定型发展,《符涛》的内容也有了更新,产生了刻有两个对句的《符涛诗》,这就是最早的对联原型。对联是何时、由谁产生的,众说纷纭。但据谭嗣同考证,南梁文学家刘考绰不能罢官,并说:“关门庆吊,卧谢公聊。”三姐让贤继续说:“落花犹合,丛林采复。”虽然这是一首诗,但是句子都是平行的,而且都是题写在门上的,所以可以称之为第一联。相对于长期被认为是先行者的五代孟昶的春联,“过年余庆;嘉杰长春已推广近400年。

对联讲究炼词炼意。对联作者要用精炼的文字,巧妙的构思,点睛之笔,创作出感情丰富,形象鲜明,构思奇特,寓意丰富的作品。所以对联可以引人入胜,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给人启发。自从对联成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后,由于它的国粹特征,就像“春雪”、“下里巴人”一样,从士大夫飞到民间,渗透到千家万户。正因为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对联热才经久不衰,千百年来一直受到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欣赏和喜爱,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灵魂瑰宝,堪称我国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因为对联通常是用古典艺术语言写成的,典雅、脱俗、优美,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魅力奇妙。同时,它的表现方式也有很多种:以物写景、咏物言志、抒情言志、缅怀往事、扬善抑恶等。另外,它是与书法相结合的综合艺术,两者相映成趣,呈现出一种神秘、瑰丽、典雅的艺术美感。

许多对联不仅具有和诗歌一样高的文学和美学意义,而且赢得了更多的读者,应用也更加广泛。以前的科举,历代皇帝,选状元,常用对联;文人与作家的交往中,要用对联互赠礼物;参观名胜古迹也会即兴提问。到了现代,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联的使用更加广泛。在民间节日,宣传新居,婚庆庆典或开业,现在酒店茶亭,书院店铺,亭台楼阁都用对联。正是“千家万户总把新桃换成旧桃。”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在我们广大的农村,我们都喜欢贴春联。春节到了,春天来了。在大厅或者门前挂一幅醒目的对联,只是一种别样的心情。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自其产生以来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对联和轶事,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瑰宝,是值得我们发展的艺术。在现实生活中,对联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这对咸宜老少来说真是雅俗共赏。所以:给园中人增添光彩;荷花园里弥漫着奇怪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