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这个问题要从历史上回族的起源和世系来讨论。起初,回族的前身被史书称为“任虎”和“色目人”。中国的回族起源于自唐初以来来到中国经商的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特别是元初,蒙古人西征时,从阿拉伯、波斯和中亚招募了大批青年学者、士兵和工匠来华,并通过与当时以汉族为主的其他民族通婚,正式形成了历史上中国的回族,与其他兄弟民族一起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所以史书上就有“元朝又回到人间”的说法。

因此,回族最初的民族语言是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同时,我也把汉语作为我的第二母语。

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很多回民将领功不可没。如常遇春-胡大海-穆莹等人,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在明朝正式建立后,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王朝的统治,限制其他民族的发展(被推翻的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西夏、金朝等前朝都是契丹和女真建立的)。洪武时期屡下禁令,禁止回民(苗人)、姓胡(阿拉伯和波斯姓氏)、穿胡服、说胡话。强行命令回民拿汉族汉服汉人做自己的标本。所以在朱皇帝的高压政策下(他一贯如此,比如建国后短短十几年就把几乎所有开国功臣一网打尽),回民被迫放弃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以汉语为第二母语作为基本交流语言。只是在宗教术语方面,仍然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只有少数学者懂阿拉伯语或波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