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破斧沉舟”的典故从何而来?

出自:巨鹿之战。

《破釜沉舟》故事简介;

秦末,全国人民举行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当时,秦国有30万军队包围了赵国的巨鹿,赵王连夜向楚怀王求援。项羽派当阳君、普将军率领两万人渡漳河救巨鹿。战争中只取得了一些小小的胜利,陈郁前来请求增援。

项羽率领全军渡过漳河,击沉所有船只,砸烂所有锅碗瓢盆,烧毁所有营房,只带了三天的干粮,以示士卒誓死一战,义无反顾。

后来他用“破釜沉舟”表达了决心,没有回头。

巨鹿之战,巨鹿(今河北萍乡)的一次重大决战,由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来的诸侯和起义军也参战),由秦国名将张寒、王力率领军四十万。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

项羽破釜沉舟,在诸侯国军队裹足不前的情况下,以大无畏的精神率先攻陷秦军,驱使诸侯国军队最终剿灭王离军,并在8个月后又迫使20万张寒和秦军投降。从此,项羽在各路义军中确立了领导地位。一战后,秦朝主力尽失,名存实亡。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巨鹿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