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鼎教育的历史
民国十二年(1923),实行村制。全县分为八个区,外岔沟街属于第三区,设立区公所。民国二十年(1931),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建立伪满洲国。康德4年(1937)实行村制,外岔沟街区办事处改为村办事处。康德六年秋,水丰电站建成,外岔沟街完全被淹。
外岔沟街位于鸭绿江畔,与朝鲜初山郡隔河相望。洪水前有390户,人口近5000人。康德六年前以水陆码头闻名。是当时吉安县粮食、木材、土特产等物资的主要集散地,也是当时吉安县第三区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中心。经贸主要利用鸭绿江的水运直接与朝鲜安东(丹东)、营口、新义州进行贸易。每天都有大量的木筏和近百艘中小型船只在这里装卸各种货物。街上有四条主要街道:扶风街、郑达街、徐颖街和宁柴街,有大大小小30多家店铺。清末,政治机构设置检查衙门。民国时期有县助衙门、斗秤局、捐船局、姜钟税局、渡口。在伪满洲国时期,有区、村公所、警察局、缉私局、电话分局、邮局、专卖分局、海关、木材开采公司、朝鲜人民协会、商业分局、两所县男女小学和一所普通朝鲜小学。可以说是百业兴旺,市场繁荣。外岔沟街的繁华程度是当时吉安县最高的。
民国和伪满洲国时期,辽宁安东(丹东)丝绸业兴盛,凉水和外岔沟有20%的农民养殖柞蚕,是集安较早的地区之一,约有1.20年的历史。据调查,上世纪30年代中期,外岔沟的大商人洪茂昌兼营收购蚕茧。每年从外叉沟运三四百个茧。其中,外岔沟每年能产80多个茧。除了这个行业,还有10%的农民养蜂,其中朝鲜族居民可占50%,蜜蜂每桶可产蜜30公斤左右。洪茂昌商行等四家经营园林人参的大商家,拥有窗帘约四五百件。当时窗帘产量只有六七公斤。
1902至1939时期,外岔沟街的工业和手工业生产也比较繁荣。有铁匠炉、酿酒、油坊、碾米、织布、染场、皮革店、木匠店、制果等个体手工业。这些手工作坊工具简单,技术落后。除了雇佣少部分学徒外,大部分都是自己家里经营。
有王嘉炉、单炉、张家炉等五座铁匠炉,均为自建、自办、手工锻造。产品主要是农业生产工具和日常工具,如镐、锄、锄、镰、斧、铡草机、刀和铲、牛、马和骡子的掌片和钉子,以及一些大型车辆的铁轭零件。
酿酒有“福德后”煮锅,资五千两,雇工人二十余人,以玉米、高粱为原料生产白酒。
油坊3个,“鸿茂昌”也是油坊,资本2000两,工人10。“富源东”油坊资本65,438+0,000银,雇工65,438+00人;德胜春榨油厂有资本65,438+0,000两,雇佣工人65,438+0人,拥有半机械榨油机65,438+0台。
有1户磨米,是金展宝(朝鲜族)经营的粳稻所。用柴油机驱动碾米机,资本1,000余元(伪满时期货币),雇佣工人3人。
在编织行业,大部分都是韩国人自己手工编织的。
有两家染坊,其中福全永染坊,资金400多元,自己经营;另一户是冷家染坊,资金300多元,员工4人。染料就地取材,主要用茶树枝和栗子锅(栗子皮)。为农民染织的粗白布(家纺)多为蓝白两色。
有两家皮具店,一家叫丛树松皮店;另一个叫张艳红·皮普。加工猪皮、牛皮、马皮和动物皮,主要生产羊驼、羊驼、驴、腰穿小件皮件、马车上的鞭子和鞭梢。
有两家木匠行,陈木匠行和赵木匠行。其中陈家铺资金100元,雇佣工人3人。主要生产家具、长寿材料、手推车等木制农具。
这里有许多水果商店,包括贾尼、哈家、金佳、百佳和刘佳餐馆和水果商店。还有汉族的招牌:兰芳、德兴源水果店。他们主要做月饼、饼干、麻花、火勺,配送到酒店、杂货店等。
外岔沟街还有很多其他的手工艺品。如王殿军、胡宝善缝纫店,主要加工制作各类面料;李造纸工,孙造纸工,崔画师,扎纸牛马,画家谱等。还有王柳江,花柳江,朱柳江,编簸箕,编筐。以及以抗炕和为农民擦墙、修屋、盖房为主的徐泥瓦匠和张泥瓦匠,还有郎溪泥瓦匠、泥瓦匠、甲骨漏泥瓦匠和织袜等,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外岔沟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吉安的商业枢纽,在梅家铁路和水丰电站建成之前,这里的水运十分便利。每年冬天,大量的粮食、木材、人参、蚕茧等土特产从吉安四区、五区、六区和桓仁、宽甸、通化等地运进来,在这里销售,再收购大量的面粉、布匹、盐、油、日用品等货物,运回当地销售。尤其是夏秋两季,外岔沟街更加繁华。这里不仅有大量的马车停留,每天还有大量的木筏停靠在河中,数十艘大船在码头上装卸各种货物。各大商号购买的粮食、木材和土特产通过水路从鸭绿江运往朝鲜的安东(丹东)、营口和新义州。这些大商号的一些商业资本来源是从安东(丹东)资本家或巨商那里借来的。每年6月,他们签订购粮合同,到了冬天,就把购买的各种粮食运到鸭绿江外的岔沟集散地装运出口。此外,朝鲜周心怡的商人也大量投资,因此每年夏天也向朝鲜出口大量粮食。据记载,外岔沟每年出口粮食,其中粳米220石,粳米250石,玉米520石,大豆15 200石,红小豆200石。共16 590石(每石250kg)。可见当时外岔沟街商品丰富,财力雄厚,商业繁荣。外岔沟成为当时吉安最大的商埠。
清末,从宣彤二年(1910)到伪满洲国康德六年(1939),外岔沟街有“八大商业”:德胜春、福记店、瑞生和、甘龙店、恒盛源、福生后、共和永、益发永。资金少的5000两,多的1000两。8家公司的资金总额为6.5万两,各大商号经营的粮库是其主要资金来源。还有十几家中小型杂货商户,分别是:德兴源、福元东、三盛站、聚源德、双合盛、裕泰丰、裕泰和、德聚福、福祥和、鸿茂昌、三合一。这些杂货店形成了一个内部和外部的商品销售网络,有65438家餐馆和6家旅馆。其中回族餐馆6家,汉族餐馆的食物多为尖头饼、豆腐、炒烧酒。旅行者主要是商人、司机和船夫。运送粮食和货物的木排工人和装卸人员。主街两侧也有很多帐篷售卖床,有25个摊位,3个理发店,1个澡堂。这些服务行业随着市场的活跃而兴起。
外岔沟街道的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了振兴。清末光绪三十四年(1908)以前,外岔沟镇没有正规的教育设施,主要以私塾形式存在。1908年2月,在外甘沟街道开办县级第四小学,共4个班,其中高年级2个班,低年级2个班,共有4名教师,148名学生。民国10年(1919)2月成立县级第五小学(女子学校),2名教师,2个班,74名学生。康德三年(1936),朝鲜普通小学建立。伪满洲国康德四年七月(1937),吉安县在外岔沟设置两级小学,教师5人,高级小学1,初级小学4人。学生人数:高年级42人,小学193人,经费2473元。吉安县李外岔沟女子小学,两个小学班2名教师,70名学生,经费614元。后来,外岔沟小学和外岔沟女子小学合并,更名为全国优秀学校,教师15人,学生363人。当时的学制和课程是:高中两年,初中四年。高中小学课程:修身、语文、日语、算术、历史、地理、自然、作文、手工艺、音乐、绘画、体育开设12科目;中小学课程:11科目开设修身、语文、日语、算术、作文、书法、自然、绘画、音乐、手工艺、体操。尽管当时教育发达,但绝大多数农民子弟还是经不起拒绝。
当时外岔沟街的文化体育也很活跃。伪满洲国时期,外岔沟街私自开设报馆,经营图书杂志。主要服务于年轻人、店员、常驻机构工作人员。每年的高跷会和元宵节也很热闹,很红火。从春节到正月十五(或农历二月初二),农民有自发组织高跷、灯会的习俗。高跷会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包括青蛇、白蛇、徐贤、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等深受人们喜爱的滑稽角色,以及在中间跟随高跷或跑旱船的人。高跷队所到之处,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家家户户涌出大门,看热闹的人座无虚席。每天,在农历正月十五晚上,都会举行元宵节。高跷队提着荷花灯在街上载歌载舞,年轻人提着彩纸扎成的灯笼挨家挨户,笑着互相祝贺。大商家“共和永”组织自己的店员举办踩灯笼、玩狮子、狮子滚绣球等节目,以示生意兴隆、财源茂盛。民间文艺也很受欢迎。外岔沟街有两个说书人,其中一个叫黄。说书人只拿着一块木头和一把扇子,边说边表演。街上有一支五人组成的小号队。遇到婚丧嫁娶喜事,大部分人都会用小号队。艺术家根据作品内容采用不同的曲调调节气氛;喜事奏欢快的民谣和小号曲;在葬礼上,会播放音乐。乐器有长号、圆号、钹、锣、皮鼓等。艺人往往每人准备一首,年轻时轮流演奏。大多数新高跷都配有角。小号在民间享有盛誉,深受群众喜爱。此外,外岔沟街道每年端午节、中秋节都会举办以学校为主的运动会。政府官员和社会热心人士也被邀请参加。主要项目有跳高、跳远、摔跤、竞走、飞绳赛、吊瓶等。一项古老的运动,斗牛,获胜者会得到一件粗布或鞋子。康德四年(1937),65438年10月9日在外岔沟街召开秋季官民运动大会。直到外岔沟街的水都没了,才逐渐没落。
(最初由王学敏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