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几个简单的哲学术语的解释(专家进入)
1,“概念”指的是一个词条就能理解的那个东西。应该理智。这是否客观存在,取决于不同人的不同理解。比如“理念”这个词和“概念”这个词在意义上是一模一样的,但是为了避免唯心主义的本体论概念的倾向,使用了“概念”这个词。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多数人倾向于把概念说成只是人民监督员的表达。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概念本身就涉及到语言和思维是否同构的问题,这里就不讨论了。
2、至上与非至上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非至上性意味着人的认知能力在每个时代都是相对的。思维的非至上性是指从发展趋势来看,人的认知能力是无限的。我自己的观点并不认同人的认知能力可以无限扩展。
4.“虚无主义”是指不相信任何事,不主张任何事,不决定任何事的理论。相对主义认为真理本身是由判断者的立场和角度决定的,没有绝对的真理。如果要联系上面的思维至上与非至上,相对主义否认思维至上,虚无主义否认思维至上与非至上。(但我觉得这种说法很牵强。我觉得他们之间的关系没那么密切。最多是形式上的联系,本质上不是一回事。)
5.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即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来自感官经验。为了解决经验归纳中如何得到普遍必然性的指示这一关键问题,它要么向理性主义者的“自然观念”妥协,要么把经验主义推向不可知论,从根本上否定了普遍必然性的知识。相反,大陆理性主义把不证自明的自然观念或原则作为一切普遍的、必然的知识的前提(这是理性主义的基本原则)。为了解决自然观念或原则的来源这一关键问题,它不得不求助于上帝,并把上帝作为整个知识体系和形而上学体系的最终保证。因此,如果把经验主义的基本原则推向极端,必然导致对上帝(以及精神和物质实体)存在的怀疑,那么把理性主义的基本原则推向极端,必然导致把上帝作为一切自然概念、原则和秩序的根本保证的形而上学教条主义。【邓晓芒·赵霖:《西方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142页】因此,两者并不存在反义词关系,只能说是根本对立的两条不同的思想道路。
6.“非历史”是指不用历史的视角看人,可能会采取心理学或现象学的视角,但视角还是在历史中;“超越历史”是指在历史之外看人,也就是用一种视角看历史之外的人,最典型的就是所谓的“上帝视角”(上帝视角)。
以上是一点粗略的了解,希望有所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