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文化史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温州设府,这是温州名称的开始。据《浙江通志》“温州是山西人,文巧,人多事勤,虽是隆冬不绝之哀”。温州地处温峤山脊以南,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气候温和,故称温州。温州古称,又称东瓯,唐代称温州,简称“瓯”或“温”。瓯是一种陶器。新石器时代,原始瓯人在温州生活,制作陶器。温州留学生看到香港叫香港,就根据欧发明了YUJEU这个名字。温州历史悠久,古称瓯越。温州历史上以造纸、造船、制鞋、刺绣、漆器闻名,也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之一。北宋时成为当时重要的港口,被朝廷辟为对外贸易口岸。南宋时期,海上贸易特别发达,是四大海港之一,至今仍是货物进出浙南、闽北的咽喉。郭璞,人,在《山海经》中把温州的地形描述为“瓯居海中”,这是最早的有关“瓯”的文字记载之一。据清末学者孙诒让考证,夏为瓯,殷为鲁,周为瓯,与世不同,故“瓯”始于夏。2013年,温州地区生产总值4003.86亿元,比上年增长7.7%,增速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39万元,下降0.8%;第二产业增加值201548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1872.99亿元,增长8.0%。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为4981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8044美元),增长7.1%。国民经济第三产业结构为2.9: 50.3: 46.8,第三产业比重比2012提高0.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