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赵绍琴的《伤寒论》
“想我中医,赵从中国人。神农常知草药药性,黄世穷。”中医是中国古代辉煌科学的结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个人认为中医的发展是曲折而漫长的,但未来是未知的。因为体质不好,靠中医疗法调理身体,所以对中医略知一二,培养对中医的兴趣。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中医,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医确实能让人活得更好。
《伤寒论》作者张仲景先生的主要贡献,不在于他的仕途成就,而在于他甘于利民,为了人民的根本生命健康而日夜求索和探索,从而留下了《伤寒论》这本书,为千千万万身患疾病的人指引了一条出路。其著作之伟大,不仅仅在于他留下了数百个方子,更在于他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论、方法、方药的先河。从此,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而成为一门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医疗方法变得合理合法。
要深入细致地阅读《伤寒论》,首先要有一个中医的思维框架,不仅要翻看医案,了解前人的经验,还要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思考书中为什么这么解释。而不是背病历。其次,遇到不懂的东西,要用基础理论去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想法为主导去排斥甚至怀疑。这样,我们就可以阅读和欣赏古代张仲景先生的书中所蕴含的智慧,也可以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先就用中医治病,挽救了无数生命。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是宏观而全面的。但到了近代,随着西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进入,西医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对中医提出了挑战。
有人认为中医跟不上时代先进技术的发展,中医是否有效。受到了严重质疑,甚至有学者提出废除中医。有些人甚至完全否定中医,而相信西医。面对诸多质疑,许多中医领域的有识之士认为,中医急需改革以适应科学的发展,拒绝更新的知识缺乏生命力。因此,复兴传统将成为中医发展的另一种前景。
现在有多少青少年了解中医?了解中医?我不知道。事实是孩子头疼脑热,家长去药店买西药,就像广告上说的“你是要退烧还是要恩里克?”有的可能三两天不见好,就去医院打“吊瓶”。大人关心孩子,更怕孩子缺课。于是,以“见效快”著称的西医成了座上宾。在此期间,有多少人会考虑什么是暂时的和永久的,或者有什么副作用?有些人看中医学中医,而且大部分在农村,很多是为了省钱。应该说很多年轻人都是从娃娃开始接触西医和西医的。难怪他们对中医了解太少,甚至不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