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秧歌的历史与演变

明代中期,祁县、太谷的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在田间劳动时唱“小曲”,同时配合元宵节表演,是祁台秧歌从一种民歌发展到歌舞结合的最初级形式。清初,安徽凤阳花鼓流传到晋中,一些节目结合当地秧歌逐渐发展成为街头秧歌。当时的表演没有弦乐,只有敲鼓敲锣掌握节奏,内容多为第三人称故事。至嘉庆年间,晋中商业繁荣,文化也传播交流,促进了秧歌向戏曲的发展。道光初年,奇台县出现了群众音乐班。除了正月十五在街上抱秧歌,还在家里表演,并逐渐发展到邻近的县。光绪十五年后,奇台秧歌开始登台演出。有的村组织班级,有的村联合组织班级,农闲的时候出去活动。光绪二十二年,奇台秧歌艺人成立“奇台台生社”,以半专业级社和戏剧演出的形式出售台口,明码标价到附近各县演出。

民国初年,奇台秧歌与晋剧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共同成立了“风搅雪”班社,既表演晋剧,又表演秧歌,进一步推动了奇台秧歌的发展,正式出现了“奇台秧歌”的名称。民国15年前后,祁县、太谷等地的秧歌艺人编创了《叫大妈》、《劝戒烟》、《送樱桃》等一批反映农村生活的秧歌剧目。这些剧本和曲调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