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哪个朝代开始出现白银?

中国白银的货币史

在中国,白银作为货币有着悠久的历史。《史记·平淮本纪》记载:“夏之货币,金为三品,非黄,非白,非红。”黄色代表金,白色代表银,红色代表铜。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已经开始使用白银。出土的先秦时期的银贝币和楚国春秋时期的银布币,得到了考古界的认可。

在中国货币史上,汉武帝开国大典第四年(公元前119年)正式使用白银作为交易货币。汉武帝为了抑制权贵家族的掠夺,实现文坛的繁荣,改革了货币制度,采用“白金三品”货币作为国货。“白金”面值分三等,圆龙价值三千元;方马价值500元;这只椭圆形的乌龟值300元。我们说的“白金”其实是一种银锡合金,其中银的含量小于锡,而这种白金货币在流通前后两年才被废止。尽管如此,“白金三品”是中国在史书上见到的最早的银币,也是第一次铸造表面有花纹的银币。后来新朝王莽颁布了“宝货制”,也铸造了“银货三品”,但也只是昙花一现。

五代时期,白银已被用于供奉、进口货物、收受金钱、贿赂等领域。,而且每次用银量相当巨大,但只是随便铸成银项圈、银锭、银饼等形式,靠自身重量参与流通。

到了宋代,除了“交子”纸币、铜钱、铁钱之外,还用白银作为货币。当时的银币比较分散,有五两、十二两、二十五两、五十两,甚至有一千两。其中多为腰形长银片,也有方圆形的。

金元时期,银的使用更加广泛。金代“成安宝货”的银领分为一至十二等五个等级,是我国使用法定计数银币的开端。元朝进一步确立了白银的货币地位。公元1260年,先祖忽必烈登基后不久,开始铸造一批银锭,每锭重50两。元宝的名称虽然一直用在铜钱上,但银锭的意思是“元宝”。元宝银锭始于元代,此后“元宝”成为固定同义词。

白银的广泛流通

明初,为了推广大明的纸币,明政府明令禁止金银交易。据《明代食货志》记载,洪武八年(1375)“禁止百姓买卖金银,违者以金银换钞,斩首。”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对白银的需求越来越大,明政府逐渐解除了对白银的禁令。白银禁令开放后,一部分储存在官库的白银随着官饷和军饷的发放而投入商品流通,从而使官库白银变成了活银。

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流通的主要货币。明成祖从南京迁都北京时,由于条件的限制,北京官员的俸禄仍须在南京发放。办案人“把米卖给官员进行货物交易,一粒不如一粒,朝廷浪费了米,官员都得到了好处。”明英宗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为克服这一弊端,户部决定将江南租金换成白银、布匹等物品运往北京发放官饷,并于次年将苏州、松江、常州等地剩余的近73万石粮也兑换成白银发放官饷。明朝政府的这些决定,使白银成为当时中国官方承认的法定货币。此后,中国历代的财政收支逐渐转向银本位的货币支付。

随着经济贸易的扩大和发展,国内对白银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由于各国的金银不同,外国的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使得白银作为主要货币广泛流通。

万历年间,世界各地都出现了矿业热潮。由于对白银的需求越来越大,明朝政府开始在中国开矿,增加了国内的白银产量。明朝中叶以后,中国对外贸易的日益增加也使得外国白银流入中国。其中,隆庆五年(1572)至明末七八十年间,西班牙人经菲律宾输入中国的美国白银达4OO0多万库平凉。

嘉靖年间,中国的金银价格在一比六至一比七之间,而日本由于白银产量增加,金银价格为一比十。在利益的驱使下,日本的白银从不同渠道大量运往中国,因为从日本到中国可以换来更多的黄金。为了从日本和中国的白银差价中获利,葡萄牙人曾经把中国的丝绸从澳门运到日本卖白银,然后再回到澳门购买中国的丝绸,以便去日本获得更多的白银。此外,通过西班牙和葡萄牙商人与中国的贸易,菲律宾华侨与中国的贸易,以及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与中国的贸易,美国的大量白银被进口到中国。通过这些直接或间接的贸易,国际市场上的白银在明末被大量运往中国。

外国白银的大量进口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货币制度的演变。但是,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白银货币之间没有固定的汇率,它们是分开定价和流通的。各种形状和重量的银条出现在货币市场上,从而使中国本已复杂的货币体系更加无序和混乱。

从白银到银元

清朝初期,白银成为当时中国流通的主要货币。在政府的财政收支和国内外的工商业交往中,绝大多数的经济活动都以白银为支付手段,民众以白银为财富,金融机构以白银为存货,银行间的结算也以白银为本位。

当时中国的茶叶、生丝、陶器对外国人很有吸引力。当时中国的货币市场习惯用白银作为支付手段,所以很多外商就用一船的银元去中国买一船的中国货。因为当时中国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很少买洋货,所以白银一直流入中国。

当时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元种类繁多,有西班牙本洋、墨西哥鹰洋、英国依附银元、日本杨龙,其中西班牙本洋是最早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元。根据东印度公司的记载,从康熙二十年(1681)到道光十三年(1833)期间,输入中国的银元和银锭有7000多万两,其中大部分是东印度公司输入的。本洋产自墨西哥,那里出产世界上最多的白银。因为墨西哥是西班牙的附属国,硬币上刻有双柱和西班牙皇帝(查尔斯三世和四世)的雕像,所以人们把墨西哥误认为西班牙银元。墨西哥鹰海洋是墨西哥独立后铸造的银币。因币面刻有雄鹰,故俗称鹰洋,世界上误以为是英国的海洋,又称中国北方的嬴政。这种外国货币的质量比其他外国银元更纯净,银为90.3 ‰,一般按94%计算。在中国流通的英国银元有两种:一种是1866至1868年间香港造币厂铸造的,另一种是1895年后印度造币厂制造的。杨龙在明治时代是一种常见的银元,它被命名为“元”,因硬币正面的龙图案而俗称杨龙或龙帆。

外国银元制作精美,重量标准,易于清点。它们很受中国人民的欢迎,外国银元在中国的货币市场上不断扩大。为了减少外国银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清政府终于在光绪十三年(1887)成立了铸币局,决定自己铸造中国银元,受到民间的欢迎。清代铸造银币时,清政府基本沿用明代铸钱的习惯,将本朝铸造的铜钱称为“铸钱”,以区别于更早使用的“古钱”。

当时中国铸造的银币都是高含银量的,这让外商找到了暴利的空间。他们在与中国进行贸易时,用含有约90%纯银的外币换取中国铸造的“完美”纹银币,然后运到外国进行投机。外国资本家以浮动价格掠夺的纯货币交易入侵中国经济。再加上当时外国银元和中国自制银币都有各自的定价标准和流通范围,相互之间没有固定的价格和汇率,使得当时中国的货币流通市场混乱而复杂。

晚清时期,由于鸦片贸易、条约赔款、关税和盐税主权丧失等因素,中国白银开始源源不断流出。白银大量流出中国,使得国内白银稀缺且昂贵,以白银表示的价格下跌,以赚钱表示的价格上涨。白银外流使白银贵,货币贱,加重了国内人民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而且由于税收的减少和国民年龄的下降,清政府开始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清政府大量增加关税和厘金。由于过度发行可兑换货币,引发了恶性通货膨胀,严重冲击了中国的经济和政治。

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巨额赔款和世界银价持续下跌的双重打击下,中国的货币机制更加紊乱。为了挽救腐朽的经济局面,中国学者和经济学家多次上书光绪皇帝,提出改革现行货币制度,以维护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他们建议在北京成立一个铸造银币的总铸造厂,统一发行新的银币。中国所有支付的钱都在新发行的银币里;财政部和省级国库的年度收支必须遵守国家的统一规定,不准以各种借口擅自征收;设立中央财政所,监督新货币的发行、流通和使用,负责整顿国家财政和货币制度。

在这些有识之士整顿中国混乱的货币制度的努力和倡议下,清政府多次下令统一货币流通单位,特别是两用货币单位,以解决严重阻碍中国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易的货币制度。为了统一币值,清政府一度将计价单位改为“两”和“元”。直到宣彤二年(1910)才由财政部分署颁布货币制度,规定国家货币采用‘元’单位制,暂时结束了我国货币史上使用两元和元的混乱局面。

白银标准体系建立与废除

辛亥革命前夕,大量外国银元流入中国货币市场。到1910,在中国市场流通的外国银元已达约11亿元,其中约4万元为墨西哥杨颖,约占三分之一。当时,除了银、银、铜等金属货币外。除此之外,还有清政府户部、官办银行、地方银行和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以及外国银行和中国自办银行发行的各种纸币。再加上北洋政府时期军阀割据,战乱频仍,进一步加剧了货币铸造权和发行权长期不统一造成的中国货币机制的混乱。

1914年,为整顿币制,增强国家财政能力,北洋政府实施了币制改革,公布了《国家货币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条例同时规定,在中国境内从事经济贸易等商品交易活动,必须使用新铸造的银元作为交易手段。随后,为了方便各种杨龙硬币的兑换,一元银币的成色改为89%。白银成为中国的本位货币,暂时结束了中国的混合货币流通局面,暂时统一了中国的现代货币体系。

1914 12、财政部天津造币总厂首次铸造新版银币,正面刻有袁世凯侧面头像及发行年份,背面刻有嘉禾装饰及币值,俗称“袁大头”,币值为一圆、两元、两角、一角、五分。由于新银币有全新的统一图案,重量和成色准确,易于识别,很快在全国推行。在1914年至1921年间,这种新货币铸造了多次。由于有大量的新货币流通,成为当时中国流通的最主要的货币。

虽然1914的《国家货币条例》确立了我国的银本位制,但当时国内和国际经济贸易中均使用白银和银元,这次货币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混乱的货币流通局面。到19年底,西方国家的工业国家放弃了白银的货币职能,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以白银为基础的重要国家。

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萧条。为了摆脱经济困境,发展国民经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纸币流通。当时,西方列强为了转嫁国内危机,以黄金为计价单位,向中国大量输入本国过剩的资本和商品,对使用银本位的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打击。由于国内货币市场因银、铜、金同时流通而更加混乱,国内强烈要求“废两改元”,统一货币制度。当时国民政府试图推行的金本位制在中国行不通,不得不放弃。

1933年3月,经过国内经济专家学者的反复辩论和讨论,国民政府下令实行“废两改元”的币制改革。法律规定,凡是用白银征收的税收和关税,都要改为白银本位货币,其他一切用白银实行的收支,也都要改为银币。虽然改革结束了中国的双重货币制度,但银本位作为中国的货币单位正式确立。

从1934开始,在西方国家纷纷放弃金本位货币体系,美国人为抬高银价之后,国际银价大幅上涨。国际市场上不断上涨的银价对使用银本位货币体系的中国经济造成了灾难性的打击。为了摆脱国际银价对中国经济的严重影响,挽救濒临破产的货币金融体系,国民政府终于在6月30日1935+065438+10月3日实施了法币政策,规定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为法币,禁止银元流通,但流通领域被禁止。全国解放后,人民政府按一定价格兑换银元,少数地区除外,并宣布银元不再流通,结束了银元作为货币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