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风情
中国语言之一的潮州话是中国最古老、最特殊的语言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汉语的活化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国际语言代码是*.
潮州府城在古代是潮汕地区的政治中心,潮州话的口音以潮州府城口音为代表。但近代以来,汕头市的潮州话融合了潮汕地区的口音特点,声调不高不低,成为潮州话向国外传播的标准口音。潮州话的标准音经历了从潮州话到汕头话的易位,类似于吴语从苏州话到上海话的易位。
潮州话古朴典雅,词汇丰富,语法特殊,古义丰富,生动幽默,与其他语言有很大区别。另外,潮语到底是一种语言还是一种方言,目前尚无定论。在当代学术界,潮州话多被纳入闽南话的次方言或范畴。1939年在上海申报馆出版的赵元任《中国新行省图》第四版中,14页语言区图的图例将新地图的汉藏语系改为汉藏语系,汉语系改为汉语系。图中的“中文系”分为九个单元:北方官话区、上江官话区、峡江官话区、吴语、安徽话、闽语、潮语、广东话、客家话。
据史料记载,潮州话起源于秦汉,发展于唐宋,形成于明末清初,才形成独立的语言体系。其主体是中原古汉语,夹杂闽方言。王朔曾笑称,“秦始皇讲潮州话”。潮州话有八个声调(普通话有四个声调)。至于潮州话八音,有人曾将其形象概括为:“港警、老弱”、“滴水希迪菜”。现存最早的潮州话词典是清末澄海商人张世珍所著的《潮州话十五音》。
潮汕地区历史悠久,民俗文化独特。潮汕善堂是中国民间慈善的典范。潮州菜闻名全国,是中国最高端的菜系之一。作为粤菜的中坚力量,潮菜被誉为最好的厅堂菜。
潮剧是中国十大地方戏之一,重版的《北曲李兰经集》通称《经集》,是第一部用潮州话写成的文学巨著,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歌舞方面,所谓“北有秧歌,南有英文歌”,粗犷豪迈的普宁、朝阳歌舞,是南方艺术林中的奇葩;潮州大锣大鼓作为潮州音乐的一大门类,可喜可贺,更是震惊海内外;此外,饶平步马舞、澄海蜈蚣舞、乔林烟火龙等广场表演也颇具观赏性;在民居方面,独具特色的潮汕民居古典典雅。
综上所述,纷繁复杂的潮汕文化是数千万潮人所拥有的精神财富。源于潮汕先民,形成于秦汉,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创新于近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她具有中外文化兼容的特点,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有自己的潮州话、潮汕戏剧(潮剧、潮州铁枝木偶戏、正字戏)、潮州乐、潮州菜、功夫茶、手工艺品(如潮绣、潮州木雕、贝雕、石雕、刺绣、剪纸、草绘、瓶绘等。)、潮汕民俗和潮汕独特的慈善结构(如潮汕山塘)等。是潮汕。
在收藏方面,汕头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华侨文物馆是全国首家。潮南区的刘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民俗博物馆,还有潮安的华夏历史博物馆和其他仍保留闺阁的店铺,如位于潮州市牌坊街太平路的一家店铺。潮州陈扬中美术馆是中国第一家个体陶艺博物馆。陈顺强木雕艺术馆、传统工艺陈列馆、中国瓷都陈列馆、宗饶学术博物馆、丹福文物研究所、陶瓷八宝楼。澄海区塔山景区有中国第一个民间纪念馆。
人民博物馆和故居有黄岐山潮洲八仙纪念馆、丁日昌博物馆、普宁八一纪念馆、普宁市南溪镇杨世勋故居、普宁市洪阳镇林则徐故居(文昌阁)、揭西县曾希境故居、普宁市方方纪念馆、普宁市庄世平博物馆、普宁市方耀故居等。潮安县林大钦故居、饶平县张竞生故居;汕头彭州翁万达故居、澄海区唐博物馆、澄海区秦牧故居、澄海故里、澄海陈次福故居、潮阳区蔡楚生故居、潮阳区大丰方正纪念馆、潮南区周光浩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