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宜昌的数据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中上游结合部,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上控巴蜀,下画荆襄”。陆地跨度在北纬110 15′~ 12 04′和29° 56′~ 31° 34′之间,东西最大水平距离为174.08 km。东邻荆州市、荆门市,南接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接神农架林区、襄樊市。
历史
宜昌历史悠久。十二万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动。中国几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宜昌在古代属于西陵部落。夏商时期为古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为楚西塞之要地。它建城,后被历代郡县、府县、府所统治。清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军起兵“攻楚,拔郢,焚夷陵”,夷陵之名最早出现在史记中。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设郡,宜昌市大部分属于南方一郡。南北朝时,宋、齐都与金交好。梁改益都郡为益州,西魏改托州,后周改。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周霞为夷陵县,辖夷陵、驿道、长阳、远安四县。夷陵郡为县治,属荆州都督府管辖。唐初,夷陵郡改陕州,领以上四郡,属山南东路。天宝初,改夷陵郡。甘源元年(758)重建陕西,辖原四县,仍属山南东路。五代时,陕西、荆州、贵州为南平国。北宋,通称陕州,属镜湖北路,仍辖夷陵原四郡。元丰年间(1078 ~ 1085),“陕西”改为“峡”。元十七年(1280),周霞成为周霞路,统领四郡,隶属于河南镜湖北路。明初,周霞道改为周霞府。洪武九年(1376),改周霞为夷陵,领益都、长阳、远安三县,辖夷陵,属湖北荆州府京南路。清顺治四年(1647),夷陵郡隶属荆州郡。顺治五年,“夷陵”改为“夷陵”。雍正十三年(1735),夷陵府升为宜昌府,夷陵县改为东湖县,也是宜昌府所在地,统领东湖、兴山、巴东、长阳、长乐五县,以及贵州、鹤峰两州,隶属景邑石岛。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属于荆州府。光绪二年(1876)《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设立海关,正式对外开放。
民国初年废除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1912,东湖县改为宜昌县,与兴山、秭归、巴东、长阳、五峰、鹤峰等县同属京南路。当阳和远安属于香南路。1922,宜昌属于经一路。1932、1936的宜昌、宜都、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等县,先后属于第九、第六行政监察区,专员办设在宜昌县。芷江县隶属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监察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宜昌是湘鄂边区根据地,远在桂(秭归)、兴(山)-巴(东)、荆(门)-党(阳)的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8月,中共江汉区委决定正式成立第四专员公署(又称湘西代办处),1949年10月,改为当阳代办处。5月20日1949,宜昌专员办在当阳成立,同月宜昌党政领导小组在当阳成立。6月11日,中共宜昌市委、宜昌市人民政府在当阳陆家湾正式成立。7月1949,宜昌市解放。宜昌机关和宜昌党政机关立即从当阳迁到宜昌市。1949 165438+10月15,今天宜昌全境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分为八个行政区,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九县。同时,将原宜昌县及郊区农村划出,设立宜昌市,由湖北省人民政府直接管辖。1951改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地区专员,1955改为湖北省宜昌专员。6月,1954,11,宜昌成为宜昌专署领导。此时宜昌辖9县1市。1955年7月,芷江县撤销,辖区并入宜都县。此时宜昌专员公署辖8县1市。1958 12、撤销宜昌专员公署,成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1961 5月,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撤销,成立宜昌专员公署。1962年6月,恢复芷江县,仍属宜昌代办所管辖。至此,宜昌专员办管辖9县1市。1968 1宜昌区革命委员会成立。1971年1月神农架林区划归宜昌地区领导,1972年3月恢复省级。1978年8月,撤销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宜昌地区行政公署。1979年6月,宜昌再次成为省会城市。1984 7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长阳县、五峰县,分别设立长阳、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86 12 13、国务院批准宜昌设立西陵、伍家岗、点军三个县级行政区。1987 165438+10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县,设立分市(1998 6月11更名为宜市)。1988 10 10月22日,国务院批准当阳县撤县设市。
1992年3月,为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经中央批准,宜昌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此时,宜昌下辖7县(宜昌县、枝江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2市(枝城、当阳市)、3区(西陵、伍家岗、点军)。1995 3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宜昌市?v馆区。1996年7月30日,国务院批准芷江县撤县设市。2001年3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昌县,设立夷陵区。至此,宜昌已辖5区5县3市。
地质学
宜昌市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地质构造复杂。从元古宙654.38+0.8亿年前到新生代100万年前的所有地质年代的地层均有分布,且均有充分发育和出露。世界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考察三峡地区的地质地貌后,完成了李四光的地质力学构造特征,成为一代宗师,引起了世界地质学家的浓厚兴趣,并保存了最古老、最原始的带壳动物化石,即在该市发现的西陵峡。地层是中国南方的标准地层区之一,出露的许多典型地质剖面在中外地质界都很有名。李四光教授在1924建立的三峡震旦系剖面,建立了震旦系地层单位,得到了国际地质界的认可。黄花场奥陶系剖面被认为是中国奥陶系的典型剖面,地层发育完整,化石丰富。王家湾奥陶系与志留系的分界剖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剖面之一。宜昌市无大断裂通过,地壳相对稳定,无发震构造。根据1600多年的记录,市区地震烈度没有超过5度。宜昌市位于长江江淮地台西部。地质构造大致轮廓为中北部黄陵背斜,东部当阳盆地,西部秭归盆地,南部长阳背斜和人和平向斜,西南部五峰向斜,西北部神农架背斜,北部台地边缘褶皱带。从地质力学角度看,它是新华夏一级构造第三隆起带南段与淮阳山形构造体系的复合部分。
宜昌市地形复杂,高差悬殊。西部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69%,主要分布在兴山、秭归、长阳、五峰县和夷陵区西部,大部分山区海拔在1000米左右。许多山海拔超过2000米。兴山县仙女山海拔2427米,是全市最高峰。山区峡谷众多,有的雄伟陡峭,悬崖峭壁,高耸入云;有的很深很美,一波三折。长江、清江、香溪河、黄白流域都有这样的峡谷,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之一西陵峡就是其中之一。中部丘陵位于山地与平原的过渡地带,是由低山或连续的缓坡高阶地长期风化剥蚀切割而成。海拔100m ~ 500m,坡度5 ~ 25度,占总面积的21%。它们分布在远安、宜都、夷陵东部和当阳北部。东部平原位于江汉平原西缘,海拔在100米以下,枝江杨林湖海拔35米,为全市最低点。占总面积的10%,分布在枝江、当阳东南部、城东南部、宜都、远安沿江、清江下游和张炬河谷两岸。此外,市内岩溶地貌较多,主要分布在五峰、长阳、兴山秭归、宜都等山地丘陵。喀斯特地貌种类繁多,山奇、石美、洞奇、水美,是旅游的好去处。
管理
宜昌现辖5个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3个县级市(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和5个区(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共25个乡镇,62个乡镇。
气候
主要气候特征:一是寒冬现象明显,中断了1986以来的持续暖冬。冬季(1 ~ 2月)气温明显偏低,雨雪较多。2月上旬有明显的雨雪、低温和冰冻灾害。类似于1964、1969、1974、1984的寒冬,是1986以来的冬季最低气温。第二,春天气温变化剧烈。3月11 ~ 12日出现暴雪寒潮天气,48小时日平均气温下降15.4℃,居历史同期第一。4月上旬气温突然升高,极端最高气温达到31℃~ 33℃,为1,949年以来同期最高。三是强对流天气来得早,局地突发天气时有发生。2-9月暴雨20次,局地冰雹10,局地大风12,雷雨大风4次,冰雹大风3次。四是全市降水总量偏少。3月至7月初,全市大部分地区总降雨量比历史同期偏少40-90%(仅比五峰时偏少20%)。五是出现了区域性暴雨到大暴雨。7月9 ~ 10有一次区域性暴雨到大暴雨的强降水过程。7月9日8时至6月0日8时,降水量70 mm ~ 147 mm,秭归、三峡坝区、市区、五峰、夷陵区、长阳降雨量10。
年平均气温:半山五峰年平均气温为14.8℃,其他地区为16.5℃ ~ 17.4℃,持续偏高0.2℃ ~ 0.8℃。从时间分布来看,全年有4个高温时段:2月下旬至3月上旬,3月下旬至7月中旬,9月中旬至6月上旬10,11。其中3月下旬至7月中旬,连续11天高温,为历史罕见。全年有三个低温期:10月下旬至2月中旬、8月中旬和2月中旬初。
年降雨量和下雨天数:年降雨量727mm ~ 1264mm,普遍偏少20 ~ 40%。全年总降雨天数为111 ~ 149天,一般少于10 ~ 21天。暴雨日数为1 ~ 4天,宜都暴雨日数最多(4天),其他地区为1 ~ 3天。2月中旬、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下旬、9月中旬、6月中旬10,降水明显偏多;4月中旬至6月底,9月底至65438+10月初,65438+10月底至165438+10月初,165438+10月底至2月底降水明显偏少。
年日照时数:年日照时数为1261 ~ 1745小时,一般少50 ~ 320小时。65438+10月上旬至2月中旬、5月上旬至6月上旬、7月下旬至9月上旬日照时数明显偏少。3月初、4月和9月中旬日照时数较多。
年极端最高气温:全市各地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6.8℃ ~ 40.8℃,出现在7月上旬。
年极端最低气温:全市各地年极端最低气温为-6.2℃ ~-3.1℃,出现在65438+2月18。
大风日数:枝江市有2个大风日,宜昌市、当阳市、秭归、五峰、远安有1个大风日。
冰雹日数:4-9月兴山、秭归、夷陵、远安、宜昌出现冰雹约10次,兴山、五峰、夷陵出现3次及以上冰雹。
陆地人口
土地
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农用地1849174.8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87.11%;建设用地113148.93公顷,占5.3%;未利用地160376.6公顷,占7.59%。农用地中,耕地352,783.67公顷,园地88,670.53公顷,林地65,438+0,280,580.93公顷,牧地365,438+0,654,38+0.52公顷,农田水利等其他农用地65,438+0,240,29.54公顷。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和工矿用地82663.87公顷。交通用地7915.38公顷,水利设施用地22569.67公顷。
人口
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987782人,比2004年的3985165人增加了2617人,增长率为0.07%。总人口中,男性为2052951,占51.48%;女性人口为1934831,占48.52%,性别比为100: 106。年末全市总户数为1399299户,比2004年总户数1368366户增加30933户,增长率为2.21%,户均为3户。2005年,全市出生人口24085人,出生率为6.04‰,比2004年的26739人下降了0.67 ‰。死亡20932人,死亡率为5.25‰,比2004年的24562人下降0.91 ‰。自然增长人口3153人,自然增长率为0.79‰,比2004年的0.55‰增长了0.24‰。
2005年,共清理户口缺失人员2315人,无户口人员840人,有迁移证人员201人。
2005年全市外来人口37444人,流动人口34043人,机械增长率为-0.85‰。
城市人口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出生人数少于死亡人数,造成自然负增长。远安县死亡人数525人,秭归县死亡人数254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死亡人数133人,枝江市死亡人数324人。二是迁出人数大于迁入人数,主要是参军和学生外出读书,而返乡人数很少。远安县移民人数为635人,秭归县为1455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2149人,当阳市为2917人,枝江市为1366人。三是移民外迁,外迁60户226人,主要到重庆和湖北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