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咏的科学研究

1,新历史主义对现代通俗文学研究的启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1997期,第1期,《现当代文学》,NPC抄,第1998期)。

2.大众文学批评与价值取向(福建论坛1997第3期,文学理论1997第9期,人大复印)。

3.边缘的文化叙事(江淮论坛第6期1997,现当代文学第2期1998)。

4.本体与历史的追求(《大众文学评论》第4期,1997)

5、《文章可以幽默,做事一定要认真——林语堂有不同意见》(《人物》,1998第4期至第7期连载)

6.后殖民语境下中国写作的可能性与意义(《江苏社会科学》,第65438期+0999,第65438期+0)。

7.文化英雄、文学想象与身份焦虑(书店,第9期,2001)

8.大众文化批判的批判(文艺报,2006 54 38+0 654 38+0 654 38+0 654 38+03)。

9.论通俗文学研究的整体方法(《福建论坛》2002年第3期)

10,理论视野中的历史叙事,《福建论坛》,2002年第4期

11,通俗文学与现代性的关系,(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2,作为“生产”的通俗文学的生产——一个批判性的考察,(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3,大众文化研究对文学理论的挑战(《文学争鸣》2004年第6期)

14,《作为城市审美文化的大众文化》(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全文转载于《美学》2004年第12期)

15,“感应?和谐?生活》(社科学报2004年第65438期+2月23日)。

16,诗与真——印象派绘画的审美启蒙(艺术园,第1期,2005)

17,解体与重建——20世纪西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艺术花园》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于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

18,意象的文化转向(人文学报,2005年第6期)

19,《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反儒学的现代性解读》(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20.文艺学:学科内外的知识生产(文艺大赛,1,2006)。

21,话语空间的拓展与话语秩序的建构(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2006)

22.论广告的文化意义(《中国广告》,2006年第2期,第一作者)。

23,“有意义的材料——达比综合媒体艺术的美学意义”,《艺术花园》,2006年第3期

24.文化、媒体与人文——文艺学范式转换的三个方向(《文艺竞赛》2006年第6期)

25.论大众文化研究立场的转变(《学术交流》2006年第11期)

26.印象派绘画中的城市精神(艺术花园,2007年第二期)

27.“白话的政治”(《文学争鸣》2007年第5期)

28.什么是文学理论(厦门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29.通俗文学的经典化(新加坡新世纪杂志,2001第1期)。

30.20世纪中国学者对“通俗文学”的探索(新加坡《新世纪杂志》,2002年第2期)。

31,冰心早期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日本北陆大学会议纪要第26期,2002年出版,日本资料保存协会主办的《论中国关系》全文)

32.以“新”的名义:重新审视中国现代新文学对通俗文学的批评(《新加坡新世纪杂志》2003年第3期)。

33.《爱的痕迹:冰心早期小说文本解读的尝试》(新加坡新世纪杂志,2004年第4期)

隐喻与神话(新加坡新世纪杂志,2005年第5期)

35.1949后中国大陆现代通俗小说理论研究(新加坡《新世纪杂志》,2006年第6期)。

36.《悲伤的力量》(新加坡新世纪杂志,2007年第7期)和《大众文学理论》(知识出版社,北京,2004年)。

《真正的自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