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是谁?

秦始皇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大师。他生于公元前259年,死于公元前210年。他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占据了引人注目的一页,对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秦始皇生于东周晚期。当时东周已经开始衰落,有七个比较强大的诸侯国。他们之间发生了一场持续数百年的战斗,史称“战国七雄”。在当时割据的形势下,任命商鞅变法后,秦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到战国末期(秦始皇诞生),秦国在政治、军事、经济上已经具备了统一六国的基本条件。公元前238年,秦始皇即位后,选拔了许多得力的武将,对其他六国实行远交近攻、分而治之、分而治之的策略。公元前221年,最后一个国家灭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即秦朝,取名秦始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立即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上,废除商周以来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宣布郡县官的职位不能继承,国家大事由皇帝亲自主持,重要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郡官定期调职,防止他们建立势力范围;修建驰道和直路连接京城和各郡。秦始皇建立的这一套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外,秦始皇还实行了许多维护国家统一的政策和措施。他统一了法律,统一了计量,统一了货币和文字。这些政策和措施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文化融合和文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秦始皇时期,改革后的萧篆、隶书开始兴起,完成了从古文字到今文的转变。虽然以后朝代更迭,各地使用不同的语言和读音,但统一的文字始终把整个中华民族联系在一起。他改革的方孔圆币制度在中国货币史上沿用了两千年。公元前213年,皇帝为了推行新朝制度,采纳了法家代表人物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除工、兵、农、法、医、秦史籍以外的各国史书和其他书籍,引起了全国各地的焚书之火。焚书第二年,为了进一步打击邪教,秦始皇在咸阳活埋了460多名读书人,其余全部流放到偏远山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焚书坑儒”不仅浪费了中华民族一千多年文化发展的结晶,而且扼杀了学术讨论的自由,中断了春秋以来百家争鸣、思想活跃的局面,从此开创了中国文字狱的先河。在对外政策上,秦始皇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针对南方和中国其他地区的战役。他南征百越,沉重打击了北方的匈奴。为了防止匈奴骚扰北方边境,秦始皇调集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燕、赵、秦元的基础上修砌长城,将北方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一座巨大的高墙。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它代表了中国的悠久历史。为了得到长生不老药,秦始皇数次花费数百万美元,将3000名少男少女送到海底掩埋,喂鱼喂龟。为了修建自己的陵墓,他一年四季都派70万俘虏去修建;修阿房宫,修长城,攻匈奴,守边境...这些都增加了人民的税收负担。人民再也不能生活在苛捐杂税和无休止的徭役的条件下了。刺杀秦始皇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但都失败了。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公元前209年,农民陈胜、光武领导了不堪剥削的农民起义,天下群起响应,秦朝很快就崩溃灭亡了。秦始皇不仅是中国漫长历史转折点上的伟人,也是后人眼中的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