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劝人行善,但历史上为什么会出现“三绝灭佛”?
佛教在中国古代实际上遭受了三次非常大的灾难,我们现在把这三次灾难称为“三绝灭佛”。
1.北魏武帝灭佛。
北魏的武帝是一个非常强壮的人。他非常推崇武艺,他对人民的要求就是全民皆兵。
当时僧侣的数量其实很大,但是僧侣有很多特权。比如僧侣不需要服兵役,也不需要缴纳各种杂税。
北魏武帝本来要求所有的人都要当兵,但是僧侣拒绝在军中服役就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这让他很不高兴。
在长安一座寺庙里发现大量武器时,北魏武帝找了个借口,硬说是僧人要造反,于是大规模清剿这批僧人,由于规模大,演变成了毁佛事件。
2.北周武帝灭佛。
北周武帝对佛教也不是很感兴趣。他信奉儒家思想,注重以儒治国。
北周武帝时期,全国僧侣人数达到500万,而当时全国总人口只有5000万。
如果大家都出家了,谁来干农活?都在等死吗?于是北周武帝发动灭佛运动,直接将三百多万僧人全部降俗。
3.唐武宗摧毁了佛像。
唐武宗信奉道教,但根本不信奉儒家思想。再加上此时佛教特别大,又不纳税,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生产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唐武宗也发起了灭佛运动。
唐武宗让士兵们毁掉庙里所有的佛像,烧掉木头,直接熔化黄金和铜来制造其他物品。
因为这三次战役的皇帝身上都带着“武功”二字,所以史称“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