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追溯长征的历史?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坚定革命理想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胜的精神;是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一切代价的精神;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是顾全大局、严明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与人民同生共死,荣辱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总而言之,长征精神是‘不怕苦、不怕死’的崇高境界,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力更生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国人民政治素质的集中体现。长征精神的实质是把劳动群众从剥削和压迫中解放出来,寻求生存和解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长征精神时代价值的认识提出了更深、更新、更高的要求。弘扬这一时代精神,科学认识其价值,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科学深入地理解和研究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就必须把长征精神的价值研究与长征精神内在逻辑结构的研究结合起来,因为长征精神的价值存在于其自身的内在逻辑结构之中。只有认清长征精神的内在逻辑结构,才能根据长征精神的本质内涵来研究和理解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科学把握长征精神的内在逻辑结构
长征精神是中国执政规律和精神的集中体现之一。作为历史的产物,作为认识的客观活生生的对象,人们对它的理性认识,尤其是它的价值功能,不可能一蹴而就。应该说,对长征精神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是人们认识成果逐步积累的过程。另外,长征精神作为一种发展中的精神存在,有一个自我成熟的过程,这也是对它深层次的认识,尤其是它的价值,需要一段时间。过去我们对长征精神的研究基本上是外在特征和外在整体风格的研究,长征精神的价值研究有待深化。因为理解和把握事物的外在特征不足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只有揭示事物的内在逻辑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深化对事物价值的认识。长征精神作为一种实践精神和行动哲学,必然有其科学体系和独特的内在逻辑结构。长征精神价值的具体内容应放在长征精神的发展过程及其内在逻辑结构中去研究。我们认为,长征精神的内在逻辑结构可以概括为四个层次:
1.理想信念的灵魂支柱层。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最基本的思想核心。长征的胜利,是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的胜利。长征的两年间,虽然环境险恶,红军官兵依然视死如归。根本原因是大家继承和发扬了井冈山讲理想信念的精神。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也证明,伟大的理想必将产生巨大的动力,坚定的信念必然激发不懈的追求和强大的努力,而共产主义信念一旦确立,就有了坚定的目标、强大的精神支柱和不竭的力量源泉。但正是因为长征精神中蕴含的坚定的理想信念,长征精神才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感召力,而这两股力量在长征精神的现代价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生死观中的坚忍,勇敢,无畏。长征中表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突破了时代和国家的界限。我们知道,红军长征是在极其险恶的战争环境和自然条件下进行的,经历和经受了中外历史上罕见的艰难险阻。那么你到底靠什么?除了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还有赖于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精神和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最终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奇迹般地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这种英雄精神的关键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长征精神深植于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之中,是长征精神的观念支撑,是长征精神中相对稳定的一部分。同时,这个层面要不断接受社会生活的挑战,不断根据不同的时代来解释自己,丰富自己,超越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征精神始终在表达一种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教育规范价值。第一,长征精神是一种深切关怀民族生存、国家前途和人自身价值的精神;第二,长征精神始终是一种蕴含着自觉的、非凡的生存智慧和勇气,符合中国社会文明进步价值观的精神;第三,长征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奋斗目标的精神升华。长征精神体现了对民族不畏艰险、勇于牺牲、艰苦奋斗的民族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顽强拼搏、不懈自强的象征。正因为长征精神内涵的深刻和丰富,它不仅具有凝聚和激励的价值,而且具有教育塑造和规范导向的价值。
3.纪律和团结的保证层。对于一项事业的发展来说,纪律严明、团结一致是永恒的主题。长征的历史表明,紧密团结、顾全大局是革命胜利的保证。红军长征充分展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团结互助、不谋私利的精神境界。比如,党中央为了保证以严明的军纪执行国家政策,要求红军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禁四注意”。因此,纪律和团结的问题仍然包含着理想信念的动态价值,是战胜敌人的法宝,也是事业永存的永恒主题。
4.正确的领导策略层。刘伯承在《长征的回顾》一文中指出:“回顾长征的全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长征是在彻底纠正‘左’倾错误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的领导之后才取得胜利的;长征是同张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及其分裂阴谋进行的坚决斗争,只有坚持了同志的正确主张,才取得了胜利。”拥有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是工农红军创造奇迹的主要先天优势。长征的历史也证明:“长征胜利的关键在于领导。在“左”倾错误的领导下,我们会遭受挫折和失败;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将掌握主动,取得胜利。”
聂荣臻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央红军渡江后,仅剩三万余人,使我深感焦虑。我躺在担架上苦苦思索,为什么不让毛泽东带队?”长征的胜利说明了一个道理:没有* * * *的领导,农民起义和现代革命运动是不可能成功的。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最后胜利,表明中国稳定的领导核心和领导骨干已经在红军长征中逐步形成。遵义会议后的领导策略主要是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的结合和统一。三者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和方法的创造性运用。因此,科学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是党的群众路线及其成功坚持和运用的基本工作方法模式。长征精神最深刻地体现了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它的关键是在艰苦的历程中创造自己,把自己的创造与自己的更新和不断丰富统一起来。研究长征精神,只有深入长征精神的内在逻辑结构,才能发现长征精神的无穷生命力和巨大的时代价值。正因为长征精神有着至关重要的内在逻辑结构,才具有如此丰富的价值。
科学认识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长征精神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价值
科学理论是最有说服力的理论,所以是人的思想和灵魂最统一的理论。长征精神的向心价值是长征精神时代价值的重要内容,是指长征精神在社会凝聚力中的作用的有意义的表现。长征精神的向心价值具有科学生成性和存在普遍性的特征。长征的历史表明,共产主义信仰和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长征精神的凝聚和向心价值的产生,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科学特征。这种价值的生产过程本身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断武装、教育、塑造、规范和统一的过程,也是人们心理上的归属感和亲和力不断得到满足和加强的过程。长征精神向心价值的广泛持久,是指其在社会群体中的长期普遍渗透。长征的胜利归根到底是无产阶级理想信念激发的革命精神的胜利。红军武器简陋,衣食无忧,但靠的是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这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理想、信念、情操、男子气概、风格、气派等。长征精神不仅体现了中国和人民军队自诞生以来的高尚品德,也是中华民族悠久优秀文化的积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建立在革命理想信念基础上的长征精神,越来越“被世界上许多精神空虚、思想消沉的人所羡慕”。总之,长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是一种使人“友爱团结”的价值。
(二)长征精神的激励价值
“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这是毛泽东对长征伟大意义的生动概括。几十年来,在中国提起长征,几乎所有的妇女儿童都知道。“继承红军传统,学习长征精神”,“苦吗?想想长征二万五千里!”这已经成为这个国家最吸引人的战斗口号。长征精神的激励价值是长征精神对人的激励和鼓舞作用的重要体现,是长征精神时代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征精神鼓舞人心的价值,是红军官兵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一种精神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召唤人,鼓舞人,给人以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必胜信念;第二,激励和鞭策人们,给人们一种将赢得斗争的炽热和旺盛的工作热情;第三,感染人,鼓舞人,给人一种朝气蓬勃,永无止境的精神状态;第四,感动人,鼓舞人,给人以藐视困难、勇于克服困难、乐观豁达的精神。长征精神正是具有这样全面而丰富的鼓舞价值,才能激发和燃烧人们的活力、激情、信念和力量。总之,长征精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价值,就是“催人奋进、薪火相传”的价值。
(三)长征精神的规范价值
是什么力量使广大红军官兵能够经受住这样的艰难困苦,表现出这样惊人的智慧和毅力,创造出这样惊天动地的业绩?这是因为中国工农红军持有共同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已经渗透到红军官兵战斗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成为规范官兵思想和行为的无形力量。
长征精神的导向价值主要是指长征精神在规范和引导人们的信仰确立、人格形成和价值取向确定等方面的意义表达。长征精神规范价值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精神价值实现与创造的统一。精神价值实现的一个主要方面是精神培育,它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完善人的人格。精神价值创造是指创造能够推动社会和人类文明进步和全面发展的精神内容。长征精神通过规范引导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勇于克服困难、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执着追求理想和事业,真正体现了精神价值在人的进步和完善中实现。同时,正是这些实现了精神价值的人,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更新自己的精神价值,创造新的精神价值。总之,长征精神的指导价值是使人“优秀、纯粹”的价值。
(四)长征精神的教育塑造价值
长征精神与教育塑造价值主要是指长征精神在塑造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方面的意义。科学认识长征精神的教育塑造价值,对于用长征精神教育和培养人具有重要意义。长征精神对人的教育塑造是一种根本的教育塑造。这种对人的根本的教育塑造,是对人的行为形式、情感寄托和价值基础的教育塑造,即把人的理智、情感和意志的目标和方向定为“善”的价值观,从而塑造成与社会责任和民族命运相联系的博大精深的精神品格。长征精神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认识科学价值过程中的一种情感驯化,是一种精神家园。长征精神本质上可以促进一个人整体精神的内在成长,帮助一个人提升自己。长征精神拓展了人的精神空间,融化了自私利益造成的狭隘,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分离。长征精神的教育塑造方法既充满了主体的道德意识,又具有强烈的生命本体意识和天然的情感基础。总之,长征精神的教育塑造价值就是“合目的性”的价值。
1936 10当红军到达陕北总装师时,周恩来说:“我们一刻也不能丧失长征精神!”长征精神不能因岁月变迁而丧失,长征精神不能因环境变迁而改变。红军长征精神是千百万中国工农红军战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它是人类历史上勇敢和坚韧不拔的典范,是中国优良传统作风的突出反映和光辉结晶。现实一再表明,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优良传统的生命在于升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的“五种精神”和江泽民的“五种不懈奋斗精神”都是对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如何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和平时期的新长征。这次新长征虽然没有雪山草地,但面临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新考验和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威胁。它仍然需要长征精神,并从中汲取信心、智慧和力量。弘扬长征精神的政治优势,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我们战胜困难和风险、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业绩不可或缺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大胆探索,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的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胜利,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长征精神是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继承红军传统,弘扬长征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我们要弘扬长征精神,牢牢把握历史机遇,正确运用积累的经验,努力调动和发挥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正确处理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今天,我们正在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这与过去红军长征的任务和条件有很大不同。但是,在一个充满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国际环境中,在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条件复杂、发展任务极其艰巨的大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至少用一个世纪的时间缩短和消除两三个世纪造成的差距,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之列,其难度和危险性要大得多。因此,更加需要弘扬国家、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利益,以及不畏艰险、勇于牺牲、顽强拼搏的艰苦奋斗精神。
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就是要求年轻一代永远铭记长征精神,永远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今天,当我们进入新世纪,我们的国家已经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虽然没有更多的雪山和草原,但道路也是曲折而漫长的。我们也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面临着更长、更严峻的考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胜利,需要新时代的长征精神和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一代共同努力。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培育新的长征精神,对青少年的成长不可或缺。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