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是火红的太阳,晴朗的天空,高高的水稻和稻穗弯曲弯曲。

家乡高粱红

(散文)

作者:安雪峰

“红日艳阳高照,高粱穗弯了弯。你说一年四季哪个季节好,我们社员最爱这个秋景日。”一部老电影《洪水之战》中的这首歌把我带回了20世纪60年代初。影片中摇曳生姿、红高粱的镜头不时萦绕心头,浮现在眼前。(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高粱古称“粟”或“舒舒”,因蜀人在中国最早种植而得名。古书中还有其他名称,如无印良品、碧良、五合、鲁陀等,多以其生长模式命名。高粱种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里有这样一些句子,比如“黍落时,是黍之苗”“黍落时,是黍之穗”“黍落时,是黍之实”“学老鼠,不吃我黍”“黄鸟不聚桑啄我”。《本草纲目》记载:“北方种玉米以备粮草不足,其余盖牛马,已有四千九百年之久。”

高粱是黍,叶子类似于玉米,但花序较窄,呈圆锥形。有两种穗形:扫帚形和锤形。穗长在茎的顶端,种子呈红棕色、橙色、白色或淡黄色。品种很多,但红高粱最有名。高粱喜温、耐旱、耐涝、耐盐,能在贫瘠的土地上生长。

我的家乡位于海河流域的子牙河上,“春旱秋涝”是这里最基本的气象特征。农民很早就有种植高粱的习惯。地势低洼易涝的大洼口,主要种植红高粱。每年到了清明节,蹄声和钟声响起,拉开春耕序幕的第一件事就是高粱的翻耕,于是就有了“清明高粱谷雨谷”播种的农业谚语。

一粒小小的种子,撒在土里,吸尽了泥土的养分,过不了几天,就会钻出嫩嫩的小芽。然后,它长成一棵小树苗,头上带着露珠,随着春风轻轻摇摆。尽管身处干渴之地,它细如发丝的根,仍在用尽全身力气挣扎挣扎——扎下——再扎下;从地球深处吸收一些水,支撑着虚弱的身体——向上——再向上;用顽强的毅力向世界展示他们的绿色生命。

一两场小气的春雨过后,就是“麦子剃了光头,高粱没带轮子”的季节。随着雨季的到来,松土除草高粱被提上了农民的劳动日程,也是高粱开花抽穗的时候。冒着灼热的热浪,我们钻进一人多高的高粱地里,如入蒸笼,农民们挥舞着锄头,挥汗如雨。高粱花和花粉,在它们青铜的背上沙沙作响;落在他们汗湿的脸上;落到了他们的头上;所以有人戏称他们为“头上有高粱花的人”、“头上有高粱花的人”,从此他们就成了庄稼人的代名词。

当秋天来临时,所有的河流都充满了河流。我的家乡经常一夜之间出现暴雨和内涝灾害。滚滚洪水袭来,此时的玉米、谷子、大豆等作物大多辜负了农民的希望,无助的“全家被消灭”,在洪水中受了委屈。只有满是坑坑洼洼的高粱,昂起头,挺起胸膛,在洪水中摇晃、挣扎、坚持、顽强战斗,表现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顽强品格。洪水稍微退去,它们就一个个恢复了生机,长出了穗,结出了果,晒出了米。在秋日的阳光下,我毫不吝惜地把我沉甸甸的果实献给人们。红高粱穗,像红灯笼,像燃烧的火把,像天边燃烧的一抹彩霞,带给人们生活的勇气和希望。这大概就是家乡乡亲喜欢种高粱的原因吧!

高粱种子脱壳后称为“高粱米”,可以用来蒸饭煮粥,磨成面粉,糊饼,蒸成馒头,做各种面食。曾是北方农民的主食。很多年来,人们都是吃着这种高粱食品长大的。高粱不仅供人食用,还是牲畜的良好饲料,也是酿造白酒、制作淀粉的良好原料。据说茅台、汾酒、五粮液等名酒都是用红高粱为原料酿造的。民国时期,家乡大部分村庄都有酿酒作坊,生产的高粱酒一度远销河北南部的阜城、蛟河等地。此外,高粱米和谷壳是醋的良好原料。

高粱秸秆俗称“稻草”,穗下较长的一段叫“稻草”,脱粒后的穗叫“稻草”。这些都是编织和制作日用品的好材料。

在冬季休闲季节,村妇们穿着窗帘和长着胡须的藤壶。或者把摘下来的橘子和梗劈开,泡在村子附近的坑里,刮成又长又软的条。村妇们用一双纤细灵巧的手,将它们编织成席子、盖头窗帘、篮子和草帽。稻草被用来做扫帚。这些当地的日常用品有些可以和手工艺品相提并论。除了自己使用,他们还交换需要的商品,把它们变成商品,在市场上出售。稻草比较结实,曾经是做屋顶的建筑材料。上世纪80年代以前,冀中农村的砖木结构房屋大多是用稻草铺成的。可以说,高粱全身都是宝,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吼,黄河在吼。河西丘陵巍峨,河东河北高粱熟。群山之中有很多抗日英雄!绿纱帐篷里,游击运动员英姿飒爽!”

“月光微黄,映着红高粱...毛主席憧憬抗日战场,又能看到战火纷飞的青纱帐……”这是革命现代京剧《平原作战》里的歌词。

高粱因为秸秆高,是青纱帐篷的主要成员。战争年代,青纱帐是革命的摇篮;青纱帐是军民的粮仓;绿纱帐篷是掩护群众和群众武装的天然屏障。绿帐中有埋伏,绿帐中提刀提枪,绿帐中喷火苗。绿色帐篷是埋葬敌人的战场。敌人对青纱帐恨之入骨,多次下令砍伐,砍倒了红高粱。我英勇不屈的抗日军民,也为保卫绿帐篷、红高粱而流血牺牲,谱写了壮丽的篇章。正如现代诗人郭小川在他的诗中所说:“哦,我的祖国,我的同胞,我的家乡...都好像在北方的青纱帐里炼成精钢了!”

改编自莫言小说的电视剧《红高粱》也从不同角度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北方农民的生活场景和历史。

高粱为抵御外敌入侵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书写了自己的辉煌!

20世纪60年代初,一场罕见的洪水席卷了我的家乡。为了保卫天津和津浦铁路,家乡人民听从上级指示,了解大局,关心大局,放弃家庭,为了大家,毅然决然地开了子牙河大堤分洪,滚滚洪水,淹没了世世代代用汗水建造的家园,淹没了大量的好庄稼。汹涌的洪水退去后,在一些村庄里,是那个高高耸立,昂首挺胸的人。晒稻谷的红高粱,成了名副其实的“铁杆庄稼”。从此,故事片《战洪图》应运而生。

根治海河后,现在的家乡已经基本摆脱了“春旱秋涝”的困扰。大多数农民种植高产小麦和玉米,逐渐减少高粱的种植,或者干脆不种高粱。高粱是典型的粗粮,除了少数品种,大部分口感都不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曾经作为主食的高粱,已经基本退出了餐桌,就像当年的历史书一样,被束之高阁。

有句话说:“饿的时候糠甜如蜜,饱的时候蜜不甜。”在我们细细品味各种美食,尽情享受现代幸福生活的今天,谁会轻易忘记红高粱从那些艰难岁月中取得的历史功绩?红高粱的时代已经远去,虽然留给我们的记忆是那么沉重,留给我们太多的艰辛、磨难和辛酸。但是,红高粱也哺育了我们,拯救了我们,陪伴我们一路走来,不离不弃,从昨天到今天。

每年的秋天和八月是高粱成熟的季节。走在家乡的村道上,看到一片金黄。但偶尔有一点红高粱点缀,就像一面红旗在召唤。

红高粱是家乡人民勤劳、朴实、勇敢、顽强的象征;红高粱是北方农民心中的图腾!

诗歌作为证据:

我们祖先种下的红高粱,

吃一顿饱饭是梦想。

我流血流汗,

收回的是一个荒年。

苦涩的泪水,

洗不掉五千年的悲伤。

爷爷种的红高粱,

我曾经荡起父母胸中的波浪。

妈妈叫儿子去东洋玩!

挥舞大刀,长矛,红缨枪。

把我国家的耻辱还给我,

换来公鸡在漫漫长夜后的歌唱。

现在我们种植红高粱,

酿造甜美的花蜜。

为了民族的复兴和繁荣,

中国人走在路上。

举起红高粱酒,

迎接那个更新更美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