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对中国* * *产党最重要的启示是什么?
1年8月,南昌打响了对国民党反动派武装抵抗的第一枪;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第一次亮出了* * *生产党的旗帜;10年10月27日,毛泽东率部到达井冈山茨坪,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88天决定了中国革命命运的重要转折点。从此,历史的版图达到了新的高度,民族精神上升到了新的高峰。
红色的种子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蔓延到神州大地;从井冈山的山路,走出通向民族复兴的光明大道;八角塔的星星之火,照耀着中国人民的奋斗。
1927年8月凌晨,两万多名红领带的起义部队,用“山河一统”的口令,仅用四个多小时就消灭了南昌的守军。
“八一”的枪声,像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让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看到了一个国家在困难中奋进的力量。
从此,一个政党有了自己绝对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开始探索一条充满苦难与荣耀的道路。
——走中国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1927春夏之交,命运和前途依然黯淡的中国,遭受了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的白色恐怖。仅仅六年前诞生的中国* * *生产党面临着被消灭的危险,中国革命的生命危在旦夕。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抵抗的第一枪,但许多国民党反动军队从四面八方赶来,起义军随后撤出南昌,蹉跎战斗,损失惨重。次年,中国* * *党发动并领导了100多次城市暴动起义,大部分以失败告终。
南昌起义后第四十天,在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领导下举行的秋收起义,仍然走在市中心暴动的道路上,在向长沙进军的途中遭到失败,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放弃攻城,转战井冈山!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提出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于是,毛泽东带兵上了井冈山,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转变。“这次上山,为* * *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积累革命力量找到了立足点,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供了新思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新起点。”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梅黎明说。
井冈山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各县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总结了斗争经验,提出了红色政权理论,得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结论。“不但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是毫无疑问的,而且这些红色区域还将继续发展,并逐渐接近全国政权的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