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的成立是不可预测的,日本老兵总结了经验:一遇到主力连就跑。
当初八路军以成立三个“国防师”参加抗战。115师,120师,129师各有2个旅,4-5个团。这几组是精华,所以也叫“主组”。游击战术普及后,主力团开始抽调得力干部去拓展新的根据地,招募新的部队。由主力团干部发展起来的新军,称为“骨干团”。以电视剧《亮剑》为例。李云龙领导的新兵团可以称为“基干团”。它是在129师386旅干部李云龙的领导下创建的,所有军官和干部都是从386旅借调过来的。在精英干部的带领下,新团逐渐形成战斗力。在主力团和骨干团之后,地方民兵和游击队也会成立“地方团”进行统一管辖。
地方团的兵力从几百人不等,其任务是配合主力团和骨干团,积极发动群众,协助主力作战。百团大战时,地方团带领群众扒铁轨,拆除日伪工事,转移日伪物资,都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地方团对该地区的风土人情、敌我顽固势力的分布和来源相当熟悉,地方团的同志在主力进驻后能提供大量详实的情报。但由于地方战友装备和武器较差,往往没有自保能力,无法独立作战。更重要的是,本着“缴获的武器一律上缴”的原则,地方团的同志在缴获轻重机枪、迫击炮等先进武器时,会交给主力,因为只有到了主力手里,这些武器的作用才会扩大。
继1941之后,八路军又进行了一次调整,主要是围绕“精兵简政”的方针,由于遭受敌人打击后作战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吸取了1942年“五一大扫荡”的教训。这一时期的建立开始实行“甲、乙、丙”制。一级团,3营9连2000余人,作战能力完善,是承担中高强度战争的主力。二班团二营六连有1,000余人,是一班团的补充,配合一班团支援其他地区的战斗。由于其编制小,部队机动灵活,经常用于机动作战和内外线支援。二等团只有五六个连,主要针对日军兵力较少或较弱的一些地区,打游击建设根据地,逐步发展成为新的一等或二等部队。其实1943之后,二等团和三等团跟日军打的次数最多。
八路军在A、B、C制的基础上,通过新征部队提出了大团制和小团制两种部队类型。大团是三个营九个连的完整部队,作战能力很强。是日军在据点和炮塔不敢挑衅的存在。小集团弱,因为只有三四个或五六个连,不设营。考虑到敌后作战不适合维持大量兵力,小股部队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往往会被分成两到三个机动游击队。唯一能区分大团和小团连的,就是炮声和战斗的节奏。日本老兵多次总结经验。如果对面有轻重机枪甚至榴弹发射器,而且战斗节奏极快,那肯定是主力,所以跑是对的。但如果枪炮声模糊,节奏缓慢,多半是小集团公司,设备差,打一场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