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宝的理财产品合法合规吗?

本月20日,美国5月原油期货合约结算价在最后一个交易日下跌了306%,一个历史性的负数引爆了全球市场。根据中国银行4月22日公告,其理财产品?原油宝5月美国原油合约按照4月20日CME官方结算价-37.63美元/桶结算。很多投资者一夜之间本金尽失,甚至可能还欠银行钱。

笔者曾代理过黄金期货交易的合约纠纷案,结合自己的经历,对原油宝穿刺事件发表一些看法。

笔者认为,此次事件中的责任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仓库搬家的交易时间和结算价格是否符合合同、法律规定和交易惯例;二是中行不强制清算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过错程度;第三,在协议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仓库的损失责任将承担法律问题;第四,中国银行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合规,是否对投资者履行了应有的义务。

要知道?原宝油?中国银行推出2018 1?原油宝产品:根据中国银行官网介绍,原油宝是指中国银行面向个人客户发行的与境内外原油期货合约挂钩的交易产品,根据参考对象不同分为美式原油产品和英式原油产品。其中,美国原油对应的基准是?WTI原油期货合约?英国原油的基准是?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并以美元(USD)和人民币(CNY)计价。中国银行作为做市商,提供报价,进行风险管理。个人客户在中国银行开立相应的综合保证金账户,签订协议,存入全额保证金,实现多空原油交易工具的双向选择。

与期货合约挂钩类似于期货交易,但又有所不同。投资者购买原油的钱并不直接进入国际原油期货交易所进行交易,而是银行在综合考虑全球原油市场价格走势、国内人民币汇率走势、市场流动性等因素的基础上,向投资者提供交易报价。投资者通过银行做市商的角色间接将资金投资于国际原油市场。

2.搬仓库合适吗?

为什么等到最后一刻才搬仓库??是投资者最大的疑惑之一。

5月,WTI合约于4月21日到期。作为不参与原油现货交割的纸原油产品,为了避免交割日出现较大的价格波动,国内工行和建行都在合约到期前一周进行了调仓,这是业内默认的规则,而中行则等到交割日的最后一天。

中国银行金融市场个人产品协议(以下简称?协议?)第九条约定:?甲方在做原油产品时,可以在合约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最晚交易时间之前对合约发起交易,修改到期日处理方式。本合同到期时,即本合同到期日,乙方将按照甲方规定的方式处理到期事宜..?换句话说,中国银行在最后时刻移动了位置,并没有违反协议。但理性是另一回事。

同时也说明原油宝在设计上自由度很高。对于懂行的客户来说,这款产品有相当的承受力,为客户提供了最大的操作空间。对于大多数期货交易经验不足的客户来说,这种高自由度的产品也蕴含着很大的风险。这就涉及到银行是否会对投资者进行交易规则的风险提示,是否会履行筛选符合认定的合格投资者的义务。

3.质疑结算价

中国银行于当晚22时终止交易,但WTI于北京时间次日凌晨2时30分结算。投资者质疑结算价是按22点计算还是按当天WTI原油结算价计算。

中行回应称,合约结算价由中行公布,参考期货交易所公布的相应期货合约的结算价。期货交易所根据北京时间凌晨2:28-2:30的平均价格计算当日的结算价。

我们再来看一下协议的第九条。约定轧差结算和移仓交易均按乙方公布的合同结算价办理..

也就是说,如果客户选择持有合约到最后一天,那么中国银行将在交易时间结束时移动头寸,价格由中国银行公布。由于5月的WTI合约是根据TAS结算交易指令执行的,因此在交易期间的任何时候都允许使用结算价或接近结算价的价格。中国银行以当月合约的最终结算价作为结算价。

4.为什么没有开始强制平仓?

强制清算的规则由法律规定并在合同中约定。当强制清算条件满足时,银行既有权利也有义务进行强制清算。

作为无杠杆效应的交易产品,客户需要提交100%的保证金。在这种交易机制下,只要原油价格不为负,多头头寸的保证金比例保持在100%不变,不会触发强制平仓。一旦价格跌至负值,多头头寸的保证金不足以维持协议约定的保证金比例,就会触及强制平仓线。根据协议第11条,强制平仓保证金最低比例要求为20%。事件中原油暴跌为负值,达到强制平仓的条件。但当晚22点后,中行并未进行强制清算。

中国银行在公告中表示,对于原油产品,当市场价格不为负值时,多头头寸不会引发强制平仓。对于已确认进入移仓或到期轧差处理的,以结算价为客户完成到期处理,不再专注市场,强势。?

那么,当强制平仓机制与协议约定的移动持仓结算交易规则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处理?

极端油价的发生真的是无法预测的。如果中行一开始设计产品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虽然犯了错误,但也不算太苛求。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在更新交易规则,允许负油价后,仍未能就强制平仓机制与协议可能产生的冲突做出系统调整,这应该是产品设计漏洞,未能及时提示投资者这一风险,是风险控制的失职。

5.仓库渗透损失的责任

协议第二条约定:甲方用于交易的资金来源合法,是本人的纯风险资金,资金的一切损失风险已考虑并能承担。?中国银行提醒客户,交易资金可能全部损失,但并不提示交易中会出现比本金损失更严重的风险,即可能出现仓亏。

我们认为,分析和确定仓库穿透损失的责任是基于将风险分为两类:交易风险和操作风险。

交易风险是指投资者或交易者在交易过程中由于自身原因将面临的风险,如价格波动风险、决策判断失误风险等。交易风险来源于客观的市场波动和投资者自身的决策。

与交易风险相比,操作风险是市场运行过程中由于运行机制或人为因素而危及市场和投资者的风险。操作风险主要来源于不符合市场规律和操作周期的政策或交易规则,也包括市场中法律法规禁止的各种行为。

法律后果不一样。交易风险由投资交易者本人面对,由此产生的损失由本人承担;操作风险的损失不一定由投资交易者承担,要具体分析不可抗力事件和侵权行为来认定和判断。

中国银行可能没有料到WTI油价会历史性地跌至负值。在设计产品时是否充分考虑了极端情况的相关规定,是否有交易规则冲突的应急预案,这些都是投资者在后续诉讼时值得关注的。无论如何,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是价格波动和投资者误判之外的风险。

6.投资者适当性和风险控制措施

中国银行曾在其官方微信官方账号发文:?对于没有专业金融知识的小白来说,有什么有趣又赚钱的产品推荐吗?当然有!那就是原油宝藏!?

据相关媒体报道,在原油宝近期的120份调查问卷中,真正接触过期货的投资者有6位,仅占5%。投资者在购买原油宝之前需要通过中国银行的风险测试,测试结果集中在平衡型和成长型投资者。这个结果是否符合原油宝的实际风险?原油宝作为一种具有期货属性的金融衍生品,属于风险偏好最高的产品之一,远超银行对理财客户的风险等级要求。对于合格投资者的认定,中行是否进行较高的风险评估?您是否遵守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规定?后续涉及诉讼的,中国银行应当承担履行适当性义务的举证责任。